时间:2018-09-3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家长群里的人是因为孩子而产生的社群,基本上聊的话题都是育儿的内容。可也不仅局限于此,老师作为管理维护者必须要做以下工作,才能保证家长群有效、和谐、活跃的运行。
不该这样做
1、在班级群中点名批评孩子、公布孩子信息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每次只发布表现优异孩子的照片,有些家长永远也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3、过度依赖班级群,孩子日常的一举一动都要发布到班群中给家长过目,却忘记了其实面对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沟通。
4、在班群中“募捐”,小到学生的学习用品,大到奖品、演出的服装道具。
5、不经考证随意转发信息,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6、“发号施令”式的说话方式,交代完家长就撒手不管了。
应该这样做
1、必须设置群规,统一标准。例如询问孩子在园情况可单线联系等。
2、如果个别孩子有问题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在班群中晒照片要注意公平看待每一位孩子,多表扬,少批评。
3、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
4、注意说话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5、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6、选出“中层管理者”,可以是家委会成员,一起服务更多的家长。跟群管理员的互动,也就是跟二级金字塔的互动,要尽量频繁。同时保证提供给他们更多的荣誉感。
7、群资料平时不断的完善,让家长朋友能及时看到班级最新动态。
8、垃圾信息必须删除,违规用户一概清除。这点非常关键,如果这个工作不能做好,一旦纵容,跟着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慢慢的群就崩溃了。
9、定时跟群里的家长朋友互动,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互动的形式不局限于交流,还可以组织话题讨论、定时分享、投票啥的。比如每周三教师分享一个带孩子的小经验,每周六晚固定讨论一个育儿话题,不定期投票等。等家长们熟悉互动后,可由家长分享带孩子的小经验。
10、线下多交流。虚拟世界里的关系往往都不牢靠,不能因为有了家长群,就不跟家长面对面、一对一交流,面对面的交流可以看到家长的动作和表情,能更好的揣摩家长意图和想法,老师们需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
有了这份“班群守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每天被大量冗余的信息所打扰,再也不用被这样一个小小的班级群所绑架了。
互联网时代,班级群的确是加强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如今这“变了味”的沟通平台,怎样才能回到正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家长们也应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把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