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0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经常有家长在孩子入园时,这样对老师说:“这孩子交给您了,就拜托老师了。”对此,老师们很感谢家长的信任,这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家长你们知道吗?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有效期”,再去努力、弥补,那时已为时已晚。这5件事家长最不应该偷懒,单靠老师是不行的。
1、美好的品行
品行,在人的一生中,确实是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能弥补能力上的不足,也能让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中更加加分。
一个人品行的高低,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幼儿园也会在孩子的品行这一方面上着重培养,但是请记住,老师也不能保证你的孩子一定会有美好的品行。在这件事上,还要家长多多上心。
2、良好的习惯
在幼儿园里,老师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孩子培养最好的习惯,但是真的很抱歉,老师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会养成良好习惯,因为习惯的养成,得益于老师耳提面命的教导,也得益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事实证明,一天到晚开着电视的家庭,大都培养不出酷爱读书的孩子;出口成脏的父母,很难养出文明懂事的孩子。
3、坚强的意志
幼儿园也在培养小朋友的坚强意志,但是意志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孩子因为天气冷不想上幼儿园,妈妈说,那就改天去;孩子因为睡懒觉不想起床,奶奶说,那就再睡会儿......这样的行为,完全打乱了老师对孩子意志力培养的步调,怎么能培养出一个意志坚定的孩子呢?
4、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幼儿园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5、持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家长在“有效期”来临之前,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早早做足,等待着孩子成长后的验收。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幼儿时期的教导来得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