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小孩抢玩具,妈妈加入战斗还互相掌掴对方?

时间:2018-06-2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孩子抢玩具,家长插手甚至对别的孩子动手,肯定是不对的。这是孩子的事情,应该培养孩子自己去处理。

​​​​​​​

  正确看待孩子抢玩具

  3岁左右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强,抢玩具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孩子交往的一种方式,是孩子已经成长、脱离婴儿期的标记。

  他们好奇心强,但所有权的概念刚刚建立,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见到好东西就渴望拥有。所以,当几个年龄相若的孩子在一起玩玩具,往往会发生抢玩具的现象。这种行动在前,而思维在后的方式,导致孩子对“抢玩具”这一行为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实际控制不住自己。

  其实,孩子在这个阶段发生了“抢”玩具,家长不必为此多虑。不仅无害,反而有利于孩子社交能力发展和心智的健康。

  让孩子快乐分享的6个诀窍?

  面对孩子抢玩具,爸爸妈妈需要做很多事情,帮助孩子在尊重物权的前提下,学会与他人分享。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01

  帮助孩子建立“自己做主”的安全感,不强迫分享

  尊重孩子的“所有权”,让孩子“自己的物品自己做主”。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到你在试图理解他,为以后的引导创造良好的氛围。

  02

  做出分享的榜样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与家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当孩子偶尔做出分享行为时,一定不要谢绝,要诚恳地接受孩子的好意,并说“谢谢”,让孩子体验和大家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从而激励他继续这种行为。

  03

  和孩子探讨解决方案,引导他“轮流玩”“交换玩具玩”

  孩子为了玩具发生冲突时,先让他们安静下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多给孩子一些选择,让他们自己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04

  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给孩子讲有关分享的故事,冰河孩子一起扮演故事里面的角色,真实、直接的情感体验使得角色的分享特征固定在孩子的心中。通过角色换位(如想象自己没有玩具时的感受),孩子会逐渐体会他人的心理。

  05

  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宝宝表现出的分享行为,并及时给予正面强化和反馈。爸爸妈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都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行为。

  06

  与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吧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讲给孩子听,跟孩子一起感受快乐和忧伤,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渐渐地,孩子也会把高兴的、伤心的事情,甚至晚上做的梦讲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一起感受他的情绪体验。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