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3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1
对于每一位妈妈来说,孩子的成长一直是个喜忧参半的事,她们一边欣喜着孩子成长的点滴,一边为孩子的一切殚精竭虑。
宝宝可以吃饭的时候,要是孩子不小心吃了什么脏东西该怎么办?
宝宝到了会爬的年龄,如果一个没注意,宝宝撞到东西跌倒多心疼?
这些都是妈妈们爱孩子的心声。但有时也会产生过度式的保护。
我的表姐就是过度保护孩子的典型,因为大龄生子,一家人都对孩子过分紧张。
夏季炎热多蚊虫,表姐一家可以让孩子在家中度过一整个夏日,只有特殊情况才外出;
因为一次玩伴的不小心抓挠,孩子哭闹,表姐再没有让玩伴第二次登门;
甚至害怕孩子在家中走路磕磕碰碰,直接舍弃很多必备家具。
对于孩子的一切探索的行为,都只会说:不、不、不行!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和表姐带着孩子春游,玩得累了坐在长椅上小憩一会。
旁边草地上飞下来一只小黄鹂,孩子好奇地走过去想要一探究竟,可没走几步就被表姐抱了回来,因为草地上有很多石头,怕磕伤孩子。
接下来的整个游玩过程中,表姐都寸步不离地跟在孩子身边,即使孩子想要碰一碰盛开的桃花,表姐也只将其摘下来放到孩子手中。
从未想过让孩子自己亲手触碰一下,感受一下探索的乐趣。
其实,可以理解表姐的紧张,但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只会越来越依赖父母,因为长期缺少独立探索的机会。
2
或许,家长们都太过紧张孩子,但过度的关心对于孩子的成长却有着相左的作用。
而出于一种“保护孩子”的意愿,大部分家长的各种行为都是在束缚孩子的手脚,延缓孩子的成长过程。
甚至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的人格。丧失对于新事物的好奇与尝试,因为他们害怕父母焦急与阻止的话语。
正如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说:
“依赖性人格的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这种孩子会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
其实,孩子天生具有自己的小宇宙,但是需要通过探索才能绽放。
而孩子的各种看似做不到的尝试,都是他在探索这个世界,是区分自我和外界的唯一办法。
孩子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快乐,同时还能切身体会并得到直接经验,而经验与体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要素。
时间久了,孩子们探索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而在探索的同时也为他的未来储备了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因此,妈妈要让孩子勇于去尝试,并且要做到为孩子制造机会去尝试。
一、不要代劳孩子的一切事
家长每为孩子代劳一件事,就等于减少了一点孩子将来在这个社会中的竞争力。父母要清楚,自己只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他提供帮助。而不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就立刻接手代劳。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独立性与动手能力。
拒绝代劳,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当宝宝又在哭闹着“妈妈穿衣服妈妈穿衣服”的时候,妈妈不要急着放下 手中的事情,匆匆忙忙帮孩子代劳,而是可以慢慢引导孩子,教会他如何穿衣服,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打开与系上纽扣开始,然后再引导孩子学会穿衣服。
在孩子学习动手做事情的初期,由于没有头绪,往往费时长,效果也不好。很多心急的父母宁愿自己动手快速搞定。但培养孩子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慢慢做好,而不是抹杀孩子学习的过程。
二、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
每天,都有大量儿童意外受伤的案例不断发生,每每看到此,家长们的神经就会绷得格外紧,对自家孩子“严加看管”,都会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但却不知,自己的过度小心,反而对孩子保护过度了。
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对话是正确的,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部分家长并没有做到良好的解析,哪些交往方式是值得鼓励的,哪些人是要拒绝对话的。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跟老师沟通相处,也不利于他跟其他同龄人的交往。影响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当孩子与孩子闹了矛盾之后,部分家长就会告诫自家的孩子“以后不要跟某某玩”,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孩子们会因为这样的摩擦,更懂得如何与人沟通。成长太过一帆风顺的孩子,遇到了苦难反而会不知所措。现在有一种新说法,叫“30岁儿童”,都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 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这也是属于家长过度保护造成的恶果,
那妈妈又应该如何防止自己对宝宝过度保护呢?
给予孩子鼓励和放手让其发挥是关键。告诉孩子他很勇敢,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很多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不妨鼓励孩子到楼下的便利店买东西,让他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等,当然,处于安全的考虑,妈妈可以在孩子身边悄悄跟着观察。
其次,不忘放手让孩子多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安全的条件下可以任由孩子去触碰他觉得好奇的东西。让孩子尽情的去摸索,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三、不要打扰孩子做事
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并且集中不了精神。很大可能源于背后有个爱不分时段打扰的妈妈。
孩子容易被身边的新鲜事物吸引,爱对其研究摸索。当孩子很认真地摆弄某个玩具、或认真地在看故事书时,孩子处于全神贯注、高度兴奋的状态。这时候,他们特别灵敏,理解和记忆能力也非常强。
如果妈妈突然出现,贸然问道“宝宝在干嘛啊?给妈妈看看”“哪里不会了?让妈妈教一下你”,不但会打断孩子的思路,还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长期下来,孩子在做事方面就养成很难集中精神、三分钟热度的习惯。
相信孩子能力,给予肯定与支持
当孩子告诉大人“让我自己试试”的时候。表明孩子想自己独立完成。这时候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学会安静观察孩子。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才伸出援助的双手,指导他如何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跟你分享成功的喜悦时,家长可以尝试告诉孩子“你这样做很棒,下次继续加油”之类的话来鼓励他。家长的肯定才能让孩子更有信心保持研究热度。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对世界的探索。家长要坚信,孩子的世界是由他一小步一小步走出来的,而孩子的每一步,都是迈向广阔世界的一大步。
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每一步都是他小宇宙绽放的表现。
他们冲向新鲜事物的背影,不惧高处,跌倒了自己站起来;遇到困难主动解决......父母们都会由衷感到骄傲。
而父母能够做的就是陪伴宝宝一起探索行走,绽放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