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阅读饥饿期”,对孩子的影响持续一生!

时间:2018-04-2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教育界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凡是爱读书的孩子,最后成绩都不会太差,最起码语文成绩不会太差。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就应该成为学习的一部分。想要孩子将来更加喜欢阅读,那从小,我们就不能错过孩子的阅读饥饿期。

  而3~6岁,是孩子阅读饥饿期的基础阶段。

  1

  什么是孩子的阅读饥饿期?

  认识孩子的阅读饥饿期,我们首先要了解以下概念。

  浅阅读: 是指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 、一目十行 、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

 

 

  深阅读:是与浅阅读相对应的一种阅读方式,是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追求精益求精、深度理解的阅读方式。

  孩子从浅阅读到深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认为,3~6岁是孩子形成深阅读的能力的基础阶段。这时候,父母和老师如果能够加以引导,有意识的指引孩子读书时注意理解,那么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便会很自然的进入深阅读的殿堂。

  相反,如果在孩子打基础的3~6岁,没有做好孩子深度阅读的指引工作,等孩子上小学之后,浅阅读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再引导孩子进行深阅读那可就困难了!

  所以说,3~6岁孩子阅读的黄金时期,也是孩子阅读饥饿期的基础时期。

 

 

  2

  阅读饥饿期的初期,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书籍?

  ●绘本

 

 

  我们都知道,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绘本阅读是最好的资源,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绘本都是最适合孩子的。绘本以其特有画面的可读感吸引着孩子,激发着孩子的想象力,成为老师和家长的首选。

  ● 语言故事

 

 

  除了让孩子们读绘本,还可以带领孩子阅读语言故事,包括诗歌和散文。在这个时期,孩子可能不理解其中的大意,大人可以邀上孩子,以朗诵的形式阅读,或配以音乐大声读,让孩子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美感,这也是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的基础。

  ● 科普手工类

 

 

  科普手工类的书籍孩子也要多少涉猎一些。大人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书本的内容,适当的对书本进行延伸。例如,带孩子到自然中认识自然,认识昆虫,观察之后进行记录,体验动手的乐趣,让孩子理解书本上的内容可以让自己在现实中得到快乐,从而发自内心的爱上阅读。

 

 

  3

  在阅读饥饿期的初始阶段,适合读哪些书?

 

​​​​​​​

 

  9个月~1岁:色彩鲜艳的大图案图画书,这个时候孩子主要通过颜色来刺激大脑发育,为孩子的说话打基础。

  1~2岁:跟日常生活有关的书籍,一般可涉及到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水果、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宠物玩具等等,方便孩子更好的认识事物。

  2~3岁:这个时候,父母/老师就可以试着为孩子读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了,力求让孩子听懂并做出回应。

  3~4岁:可以试着给孩子选择一些有简单情节的绘本故事,让孩子自己通过看图阅读,激发想象力。

  4~5岁:可以给孩子挑选故事情节生动的连环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持续阅读下去。

  5~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试着给他们推荐一些科普类的图书了,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大人做好解答,以免图书的难理解消减孩子的阅读兴趣。

  6~7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汉字并认识简单的汉字,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提供拼音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童话故事了,孩子在故事丰富的情节中被吸引,从而爱上阅读。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