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16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孩子贪玩,缺少自律,这是令很多父母头疼的事。打吧,显的粗暴;骂吧,显得傻气;哄吧,又收效甚微。
孩子的这种习惯,让父母是又恨又气,却无计可施。对于孩子的任性胡闹,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要想告别这种烦恼,父母可以从这6个方面着手。
1、关注孩子的行为
若发现孩子犯错,要及时教育纠正,尽量将一切不良习惯消灭在源头。若发现孩子对一些坏习惯屡教不改,例如打架、抢小朋友玩具等,父母不应采取粗鲁的打骂方式,而是教育引导,让孩子在一种更易接受、轻松的环境中认识错误。
2、注意教育方式
家长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孩子的心情,如果孩子情绪激动,父母的说教不但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加剧孩子的反面情绪,造成父母与孩子更大的矛盾,激化孩子的对立情绪。同时,父母要避免人多处批评孩子,这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造成父母与孩子的隔阂。
3、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多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多过高,孩子不仅难于接受还难以完成,这对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律性的养成都有损害。如果父母提出的要求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孩子一般都是乐于接受,在做事中,孩子也会获得一种成就感,不自觉间,孩子做事也会更加自律、更有规律。
4、夸奖孩子
夸奖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也最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孩子取得一定成就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夸奖和鼓励,这样孩子会开心的坚持下去,做事也会更自觉、更有自律性。
5、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个越独立的孩子,自律性越高。相对而言,他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更容易按自己的方式去做,更有自觉性。所以,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学着选择和决定一些自己的事,例如买什么玩具,今天穿那件衣服等。
6、陪伴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比什么都重要。父母的陪伴可以让孩子有安全感,做事相对而言也比较有自律性。
孩子时天真无邪的,就像一张洁白的纸,有很强的可塑性。父母要从小就开始着手孩子自律性的养成。因为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人,做事更有规划、有毅力,也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