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用好这6种心理效应,孩子不优秀都难!

时间:2017-12-1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沙漠之所以美丽,

  在于茫茫黄沙之中总会看到绿洲;

  孩子之所以美好,

  在于懵懂无知背后总有纯洁心灵。

  不得不说,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群体,

  了解孩子的心理,

  我们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让孩子把美好继续延续下去。

  了解这些心理效应,

  幼师之路,我们会走的更专业,更从容!

  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进行调查后,对班主任说,这份名单上的这些学生很有潜力,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他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果然比较出众。这就是期待效应的由来。

  它告诉我们,大人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学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平时,我们应该对孩子充满信心,多一些期望,多一些赞美,孩子一定会结出预期的果实。



  链状效应

  通俗说来,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是说,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习惯、交往的关键时期,同伴之间相互感染、相互学习的几率比成人更大。我们要利用好这种链状效应,不断优化孩子周围的环境,让不同性格的孩子之间取长补短。

  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去听牧师演讲,刚开始,他觉得牧师演讲很动人,决定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点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当最后牧师全部讲完,马克·吐温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

  超限效应由此得来,它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过久都会激起人们的反感心理。

  它提示我们,批评或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把握一个度,过度的刺激,不但达不到想要的结果,更会让孩子反感。这就是为什么你越吼,孩子越不听话的原因。

  自己人效应

  “自己人效应”指的是,如果你想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你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这就好比,同样的观点,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说的,接受起就比较容易。

  这种心理效应应用在教育上,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孩子当成我们的自己人,并努力把我们自己变成孩子的知心朋友。

  齐加尼克效应

  齐加尼克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工作,虽然两组学生在接受任务时都存在紧张状态,但完成任务的一组,紧张也随之消失,而未完成任务的一组,紧张情绪一直存在,而且更紧张了。

  也就是说,工作、学习的压力,会给人带来紧张的心态。

  这种心理效应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阶段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给学生过重的负担,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造成孩子紧张,学习效果更不明显。



  贝尔纳效应

  贝尔纳一生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贝尔纳是可以获得好多次诺贝尔奖的,因为他天资极高,但他心甘情愿为他人做云梯,开拓出一个课题,指引别人登上研究高峰。这就是贝尔纳效应。

  放到教育中,老师就是一个个贝尔纳,自己有先于学生的优势,老师只要认真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学生开一个小窗户,逐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上达到顶峰,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让两个学生做30道题,学生A尽量做对题目的前15个,B尽量做对后15个,然后让被试从对这两个人进行评价,哪个人聪明。结果,多数人都以为第一个人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影响效应告诉我们,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刚开始,就要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印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孩子才会以老师为榜样,以家长做楷模。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