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走出孩子入园爱生病的怪圈

时间:2017-09-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初入园的孩子总会经历一段恼人的生病期,刚上幼儿园没几天,就因为生病被接了回来。家长们常常困惑:幼儿园是怎样照顾孩子的呢?怎样做才能走出一入园就生病这个怪圈呢?其实,只要合理安排孩子一日的衣、食、住、行,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

  膳食营养要均衡

  幼儿园每日三餐两点都是经过保健医的科学安排,按照年龄及一定比例适量分配的,每天的食物种类达12种左右,每周的食物种类至少25种,能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干稀搭配,菜品荤素、甜咸、软硬搭配,口味清谈,营养均衡,并注意讲究色、香、味、形,以提高孩子的进餐兴趣。

  每天上下午各两次集中饮水,同时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还会随时提醒饮水。对于刚入园情绪很不稳定、哭闹厉害的小班孩子,幼儿园尤其会注意制作一些如鸡蛋羹、珍珠丸子等容易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同时上下午各增加一次水果水,比如,将西瓜、苹果、梨去皮后放在一起加水煮,能够补充维生素C,以防孩子因上火而生病。

  另外,因为担心孩子哭闹吃不好、吃不饱早餐,幼儿园会在每天上午加餐时为孩子准备一些小面包等主食。这样的饮食能满足孩子一日的营养需求,不需要家长再额外为孩子添加食物。

  晚上回家后,建议不要给孩子吃高蛋白类的食物,可适量吃一些应季的本地水果,但不要过多食用,过量食用不但会加重肠胃负担,而且过多的果糖摄入也会为肥胖埋下隐患。

  要提醒孩子多喝白开水,3岁孩子每次饮水量一般为100毫升。避免喝各种饮料,睡觉前可喝200毫升牛奶,既可以补充每日的牛奶摄入量,又能够促进夜间生长因子的分泌。

  切忌周未三餐不规律,吃得又多又杂,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害易上火;也不要以食物尤其是冰激凌、棒棒糖、巧克力、饼干等高热量食物作为奖励给孩子吃;更不要带食物来幼儿园,避免因为保存和食用不当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穿衣选择很重要

  衣服和鞋要舒适、安全、方便穿脱、经常更换,要穿全棉材质的服装;不要穿过紧的裤子或牛仔裤,尤其男孩不要穿带拉锁的裤子;不要穿得太多,孩子是纯阳之体,宜凉不宜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是有道理的。建议给孩子带几块汗巾,户外活动时放在后背,出汗了随时更换,避免着凉。

  此外,初入园的孩子通常喜欢随身携带一件自己非常依恋的物品,家长要保证物品的卫生,随时清洗,也可以准备两件相同的更换使用。同时随着对幼儿园的慢慢适应,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逐渐摆脱对它的依恋。

  行为习惯重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规律的生活作息,在入园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入园后平日、周末都要尽量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保证晚上9点前入睡,避免因为作息不规律、身体疲乏过度导致生病。

  教育孩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吃手,不吃衣襟,定期给孩子剪指甲。教会孩子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捂住口鼻。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前便后和户外活动后洗手的好习惯。洗手是一种最简便、有效的防病措施,也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家长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洗手歌、游戏等方式,让洗手意识深入孩子心中。

  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虽然会随时细心地关注、帮助、陪伴每一个孩子,但毕竟做不到像家里的“一对一”式的照顾。

  刚入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表词达意也不大清楚,更不能大胆寻求帮助,使得他们的一些需要和问题不能及时被老师知道和解决。因此要试着教会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大小便、洗手、吃饭、睡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让孩子学会主动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减轻分离焦虑及心理压力。

  良好环境齐营造

  进入幼儿园,二十几个孩子一起生活、玩耍,不免给了细菌、病毒交叉感染的机会。

  初入园的孩子一般抵抗力相对较弱,加之入园又逄渐入秋冬季,气温逐渐走低,户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增多,容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

  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幼儿园老师每天会反复对孩子经常接触的地方、玩具进行擦拭和消毒;阳光曝晒图书、毛绒玩具;毛巾、水杯每人一套集中清洁消毒;随时保证盥洗室、厕所清洁无异味;定时开窗通风,睡眠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这些地方很容易让孩子感染疾病。还要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杭病能力。

  另外,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方便的手段,可以根据需要在入园前给孩子接种一些有针对性的、计划外的疫苗,如水痘疫苗、肺炎疫苗等,降低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性。

  当孩子患季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病时,在不是雾霾、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入园。但当孩子患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等可通过呼吸道和身体接触传染的疾病时,必须第一时间告知幼儿园,并在家隔离休息治疗。孩子病好后,隔离期满到地段医院保博科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园。

  如果孩子生病了要视情况来园。假如是小感冒或是在感冒的恢复期,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可以选择来园,但要与老师沟通好,密切关注孩子。

  如果需要在园服药,家长要按照幼儿园的要求正确填写服药单据与注意事项。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孩子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需要在家休息。

  家园共育勤沟通

  进入幼儿园,孩子要一个人面对新的环境和挫折,同时也经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与此同时,有些父母也会有很多担心,这些担心使家长也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又传染给孩子,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影响饮食、消化、睡眠等。

  为此,幼儿园通常在入园前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会、多种形式的家园沟通等进一步引导家长,促进家园合作。家长要充分相信和配合老师,要多与老师沟通,以便老师更好地照顾孩子。如果孩子有药物或者食物过敏史,一定要以文字的形式告诉老师。

  注意千万不要用“去幼儿园”的话吓唬孩子,要有意识地多说一些正能量的话语,鼓励孩子爱老师、爱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孩子喜欢上幼儿园,随之心情会变好,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