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9月,对宝宝来说,是他们迈出家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充满挑战,充满刺激,也充满兴奋。但是,对老师们来说,这个月,却是最紧张、最忙碌也最揪心的时刻。
案例
丨盥洗室地面湿滑,孩子摔倒磕伤
某幼儿园大班保育员老师趁幼儿去舞蹈教室上课的间隙,用湿墩布擦了一遍盥洗室地面。孩子们上完舞蹈课回班后,分别如厕、洗手、喝水。此时,盥洗室地面还没有干透,而老师又都在重点关注喝水和盥洗完毕的孩子。
这时,盥洗室只剩下强强,他着急地跑去洗手,突然脚下一滑,磕到了水池子上,哇哇大哭起来。老师跑过去一看,孩子的左侧嘴角已经磕破了,于是马上将强强送到保健室。保健医简单处理后,发现伤口较深,于是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最后孩子的伤口缝了两针。
事后老师询问强强是怎么摔倒的,强强说:“我在弯腰洗手时,脚下滑了一下,就磕到水池子上了。”老师事后回忆说,当时地面没干,孩子的鞋遇水很滑,才发生了这起事故。
——选自《幼儿一日生活安全预防教师策略》
每天,新入园的孩子由于分离焦虑而哭声不断,老师们常常是哄了这个又去哄那个,这个孩子的哭声稍停,那个孩子的哭声又起;幼儿园门口,还时常有久久不愿离去的家长的身影在徘徊,老师们这边还在安慰掉眼泪的奶奶,那边妈妈的电话又打来了……
面对混乱的场面,老师们难免会顾此失彼,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也容易被忽视,比如,地面上洒了水还没来得及擦干,就去哄哭闹的孩子,其他孩子不小心踩上去,很容易就会摔倒,等等。
而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因为他们还缺乏自我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更是不适应,此时也最容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所以,如何帮助老师做好常规管理,掌握幼儿在园一日各个环节的安全预防措施,是为幼儿的游戏和生活创造安全环境的前提,是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也是幼儿园做好家长工作、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
01
新生接送哭闹此起彼伏,焦头烂额中,会出现哪些安全漏洞?
02
新生入园,老师该如何引导家长为幼儿做好安全准备?
03
新生宝宝,缺乏自我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不适应生活常规,最容易发生哪些安全事故?
这些问题不解决,老师们哪有心思过教!师!节!别着急,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份超级贴心的节日礼物!
由学前教育杂志社、北京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幼儿一日生活安全预防教师策略》,采用专家授课的方式,介绍了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以及事故原因,就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十大环节——来园、进餐、饮水、服药、如厕盥洗、午睡、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离园等,结合案例,生动讲解了危险源的辨识,安全预防的策略和注意事项,指导老师在陪伴幼儿一日生活中,学会应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帮助教师消除对安全工作的紧张心理,从细节做好全方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