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幼儿园老师和妈妈哪里“不一样”?家长值得一看哦!

时间:2017-09-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很多孩子把幼儿老师喊作“老师妈妈”,因为老师跟妈妈一样,都深爱着孩子。但是,老师和妈妈的爱,可是“不一样”的哦,那么,究竟哪里不一样呢?

  01

  当孩子不吃饭时

  老师:通过绘本故事、儿歌等引导孩子独立进餐,告诉孩子挑食、偏食的害处,并且在进餐过程中教会孩子使用勺子、收拾餐具等能力。

  妈妈:时刻担心孩子吃不饱,有时追着孩子喂,有时强迫孩子吃。一顿饭下来,孩子闹,妈妈累。

  02

  当孩子摔倒时

  老师: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表扬孩子的坚强,同时跟孩子分析摔倒的原因,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妈妈:赶紧抱起孩子,安慰孩子,并责备、踢打绊倒孩子的石头。

  03

  孩子能做的事不做时

  老师:通过区角游戏、角色扮演、故事等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意识,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

  妈妈:因为太爱孩子,经常替孩子包办,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伤。

  04

  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时

  老师: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让孩子体会分享的快乐。

  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恨不得把一切好吃、好玩的东西都给孩子独享。

  05

  当孩子打架时

  老师:了解孩子打架的原因,帮助孩子处理问题,引导孩子从本次矛盾中学会处理冲突,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妈妈:心疼孩子的同时又责备孩子无能,质问孩子为何不打回去。

  06

  当孩子无理取闹,乱发脾气时

  老师: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无理取闹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孩子不听,就先让孩子自己冷静一下。

  妈妈:连哄带骗,实在拗不过孩子,就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或者责骂、恐吓孩子。

  07

  当孩子经历失败时

  老师:跟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孩子多探索和尝试一些别的方法,相信孩子的能力。

  妈妈:责怪孩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或者直接给出正确做法,不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

  其实,老师和妈妈的做法,都是爱孩子的表现。但妈妈的爱给孩子更多的是享受,而老师的爱给孩子更多的是历练。

  最后,星儿想说,想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成长,我们就应该对孩子适当的放手;家长们也应该信任和支持老师,因为老师也是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同。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