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如果开学的哭闹不能避免,为什么还一定要费心准备分园适应

时间:2017-08-2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各位爸爸妈妈也一定从开始的兴奋变为了紧张,越来越担心:我的娃到底能不能适应上幼儿园呢,万一哭闹起来没完没了怎么办?

  爸爸妈妈们与其担心,不如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通过一系列准备工作,是完全可以减轻孩子入园分离焦虑的。

  准备一:让孩子相信

  你只是暂时的离开

  孩子最害怕的,就是依恋的家人一去不回。这样的担心会让他们在你不在的时候紧张、焦虑、无法安心地做任何事情。如何让孩子对你产生信任呢?你可以拿出几天时间,循序渐进地和孩子练习分离。

  从最开始的离开 2 个小时(你睡醒觉妈妈就回来了)慢慢到半天(吃完午饭妈妈就回来了)、全天(晚饭时候妈妈回来),让孩子慢慢适应短暂地与妈妈分离。有几个技巧:

  1.最开始的分离最好是你特意制造的,而不是突发的,这样才能从容地和孩子提前打招呼,然后保证能按时回来。

  2.语气尽量放松愉快,回来时告诉孩子:“我上完卫生间啦!”或者“我打完电话了”,来提醒孩子你可以说到做到。

  3.离开前给孩子布置具体的任务,会让孩子更习惯和你分离。比如当你需要出门时可以说:“妈妈要上班啦,午饭的时候会回来,你来帮我开门!”孩子习惯了之后,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更容易和他们建立固定的再见仪式(比如击掌、飞吻、亲吻手心等)。

  准备二:放轻松

  积极看待分离焦虑

  孩子哭的时候,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觉得“被抛弃了”,甚至留下心理阴影。但事实是:分离时适度的焦虑情绪其实是健康亲子依恋的结果。就像学走路难免摔跤、学游泳难免喝水,学习独立也要学会忍耐暂时的分离。

  分离本身并不会导致任何心理问题,重要的是分离后孩子所处的社会心理环境 。

  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其实是不放心老师。其实老师们都是经过专业学习培训的,请家长们放心,老师在对待孩子的分离焦虑时会有自己正确的判断和做法。否则,一旦家长对老师和幼儿园不信任,就会有很多行为将这种情绪传达给孩子,如:

  1.面容忧虑。

  2.说话语气中有明显的不安。

  3.平时在家再见一次就走了,到幼儿园却千叮咛万嘱咐,迟迟犹豫不肯走。

  所有上述肢体行为,都在告诉孩子:

  1.我不放心你。

  2.我不放心这里的老师。

  3.我不放心这个环境。

  相对的,帮孩子度过入园焦虑也很简单,你可以:

  1.信任老师和幼儿园。

  2.说话的时候看着孩子的眼睛,保持微笑。

  3.用平常的方式,平和应对孩子的情绪。

  4.从容地和孩子再见,坚定离开。

  当你自信地和孩子告别,轻松愉快地和老师交谈,孩子得到的信息是:

  1.这里是安全的。

  2.我可以信任这里的老师。

  3.妈妈相信我有能力面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准备三:做好心理准备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惊讶

  很多妈妈会困惑:我在家里给她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和她读了绘本、也练习了循序渐进的分离、我也信任幼儿园老师、做到了轻松愉快、走的时候很坚决,为什么孩子还是哭得一塌糊涂?

  是的,无论你多努力地和孩子一起为入园做准备,即使孩子前一天晚上答应得好好的,在上学路上都开开心心的,到真正分离的时候,还是会哭闹,还是会哭闹,还是会哭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你做好心理准备哦。

  很多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现象:孩子看到家长离开时的反应,和家长之前做的任何行为、说的任何话都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没有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力气准备呢?直接简单粗暴地送去不就好了?不用担心,之前的准备工作并没有白费,只是要在孩子完全冷静下来、度过了最初的反应之后,才会显现出效果。

  虽然每个孩子的分离焦虑的强弱、早晚、和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我们无法避免孩子可能会哭这件事,充足的准备却能帮助他们在哭过之后感到更安全,从而更好地和老师建立关系,更快地适应环境。

推荐内容Recommended cont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