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大班语言活动: 洞

时间:2017-08-0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活动目标

  1.在畅游“人体”的游戏情境中,感受、阅读、理解绘本,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动作、语言等)。

  2.观察各种各样的洞,能够用不同层次的语言表达洞里“有什么”“有什么,在干什么”“有谁和谁,发生了什么故事”等。

  3.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都能体会到联想与表达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本绘本(老师根据原绘本中部分内容自制而成);与幼儿绘本相一致的PPT。

  2.立体洞3个(封面:大嘴巴的洞;封底:空白洞;电视机)。

  活动过程

  1.进入“人体”游戏情境,集体阅读,感知神奇。

  低音导入:孩子们,神奇的旅行开始了。你们看,前面是什么?(大嘴巴、嘴巴洞)如果我们从这个嘴巴洞里进去,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师幼一个接一个钻进绘本封面的“嘴巴”洞,进入人的“身体”)

  师:轻轻地,一个接一个进来。哎呀,这儿很窄的,黑乎乎的,慢一点,有点挤,我们还是找个地方坐下来吧。

  (从椅子后绕一圈坐下)

  (1)出示“怪兽”嘴巴中间的洞,与幼儿互动。

  师:这儿黑乎乎的,会有什么呢?(老师打开绘本的第一页)

  幼:是老鹰、怪兽……

  师:你敢把手伸进洞里吗?(老师将有洞的绘本拿到幼儿面前,幼儿将手伸进洞里)

  小结: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人体”里真好玩,让我们继续出发吧!(闭上眼睛站在原地转一圈)

  (2)出示“放大镜”的洞。

  师:这是什么?(老师打开放大镜的洞)

  师:你从放大镜的洞里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蜘蛛、蚂蚁、大树、小鸟……

  师:哦,你从放大镜的洞里看到了蜘蛛,看到了大树,还看到了小鸟。你能把你所看到的东西像我这样一下子都说出来吗?

  ( 幼儿尝试用“ 看到了…… 看到了…… 还看到了……”的句式表达)

  小结:放大镜里的世界真精彩,我们的旅行更精彩。

  让我们继续出发吧!(与幼儿一起围着椅子走一圈)

  (3)出示海上“小岛”的洞。

  师:哇,好多水啊,都漫过来了,快游快游,哎呀,我都游累了,该怎么办呢?(PPT上有与绘本一致的画面,并配有海水起伏的动画)

  幼:坐到小岛上。

  师:这个洞原来是一个岛,下面全是海水。坐在岛上海风吹过好舒服啊!你在这个岛上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幼:我看到了鲨鱼在海里找吃的,我看到了有许多人在捕鱼……

  小结:在这座美丽的小岛上,看到了椰子树在随风摇摆,看到了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看到了一艘小船正在向我们划过来。让我们一起坐着小船划上岸吧!

  (4)出示岸上的“山洞”。

  师:上岸了,这里有什么?(打开绘本中的“山洞”)

  师:洞里可能住着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儿?

  (根据孩子表达的情况,可以通过不断追问,引导不同水平的孩子进行表达)

  小结:哦,你讲了一个“惊奇的故事”,你讲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你讲了一个……这个洞里的故事真神奇,“人体”里还有哪些好玩的洞洞呢?请你们自己去找一找。

  2.在“人体”游戏情境中,自主阅读,展示经验。

  (1)自主阅读。

  幼儿到书架上自取绘本,自主阅读。老师个别指导,根据孩子不同的水平提出不同的语言要求。

  (2)展示经验。

  师:在人体内你找到了哪些好玩的洞?请说一说你看到的洞。

  (将幼儿找到的洞用PPT展示)

  引导幼儿以不同的形式表达所看到的洞(照相机、大力士托举、望远镜、电视机),展示刚刚集体阅读中获得的表达经验。尽量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都能体验到联想与表达的成就感。

  ◆“照相机”的洞——展示造型。

  师:照相机在这儿呢(用书),想不想拍张照片?

  照相机来了,准备好了吗?1、2、3,变变变。美美的、帅帅的造型,真不错!(孩子变化3~4个造型)

  ◆“托举”的洞——幼儿做托举的动作,并表达托举的是什么物品。

  师:你们找到了?(大陨石)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托得住这么重的陨石啊?(大力士)还可能托的是什么?

  (想做大力士托举的幼儿做托举的动作,并表达自己托举的什么)

  ◆“望远镜”的洞——用手做“望远镜”状,想象表达在“望远镜”的洞里看到了什么,在干什么。

  师:你们还找到了?(望远镜的洞)是的,我们把望远镜拿起来,哎哟,太矮了,看不清楚,我们再站高一点,看远一点(老师、孩子站在到椅子上)。你从望远镜的洞里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呢?

  幼:从望远镜的洞里看到外星人正在研制飞船,看到嫦娥在月亮上跳舞,看到……

  师:哇,在望远镜的洞里能看到这么精彩的东西。啊,真好玩!

  ◆“电视机”的洞——请幼儿钻进“电视机”里,想象表达“电视机”的洞里有谁和谁,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也可两两合作表达)

  师:今天的电视里会有谁和谁?他们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出示有洞的“立体电视”)

  幼儿发挥想象来表达。教师根据孩子讲述的情况,可引导孩子为故事取名字,可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讲述。

  师:今天的电视机里有“惊奇的故事”,有“分享的故事”……真有趣。

  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游戏情境中,能更深入地理解绘本,表达自己的创想,感受洞的乐趣。孩子们在“人体”游戏情境中畅游,自主阅读与游戏巧妙牵手,找出各种有趣的洞洞,运用并展示已有经验。老师选择的洞可以用不同水平的语言表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表达能力的图片进行展示,体验到表达的成就感。在多种维度的表达与创造中,洞的世界因孩子的参与、体验和创造变得有生命力。同时也让阅读成为一场又一场没有固定答案的游戏。

  3.探索发现人体内其他的洞洞,拓展提升,结束人体之旅。

  师: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可怎么回去呢?你还记得我们是从哪里进来的吗?

  幼:我们是从嘴巴洞里进来的。

  师:是的,老师都忘了我们还在人体内呢,我们从“嘴巴”洞里进来的,那么我们可以从人体内什么洞洞出去呢?

  幼:肚脐洞、血管洞、鼻子洞、眼睛洞、肛门洞……

  师:原来我们身体里有这么多的洞可以出去啊。

  好,我们从一个洞里出去,你们看,是什么洞啊?

  (老师画出孩子们想到的洞洞,将粘贴在上面的立体洞慢慢揭开)

  从人的“眼睛”洞出去,结束“人体”之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