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幼小衔接这样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时间:2017-07-1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最近几天住在隔壁的姐姐愁的不得了,孩子刚从幼儿园毕业,过不久就要上小学了。可小朋友平时在幼儿园懒散惯了。有幼儿老师照顾着还好,这要到了小学校园,宝贝怎么适应的了啊?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就有一波又一波的家长忧心匆匆地找幼师商量对策。家长积极配合当然是好事,虽说幼儿园大班已经给孩子安排了一些过渡课程,但家长的正确应对措施才是孩子们更需要的。

  知己知彼是行动的前提,先来看两个阶段的不同点~

 

  幼儿园与小学有何不同之处1

  1活动形式的不同

  幼儿园主要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主张让孩子从游戏活动中得到体能、情商等方面的提高。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同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较长,课堂时间短。进入小学后,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变得很短,上课时间增多,平均每天4-6节课,每节课40分钟。幼儿一时难以适应也难免。

  2上课环境变化

  除了课时长度外,环境变化也不能忽略。幼儿园设置多种活动室,布置着重美观、形象并富有情趣。各班级里还分出好多不同区域:图书角、植物角、建构区……

  进入小学,又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小学教室只有固定的座位,没有多样分区和游戏设备,更整齐严肃,对幼儿缺乏吸引力。

  3教学方法不同

  幼儿园老师把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常识贯穿在一日活动中。教学更偏向直观、有趣和多样形式,让小朋友玩中学,学中玩。

  孩子们在幼儿园打下了稳固的根基,到了小学主要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系统的知识积累和读、写、算等训练变为课堂重点。

  4师生关系变化

  幼师总是像妈妈一样悉心照料幼儿,参与到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师生关系比较亲密、融洽,孩子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

  小学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要严格把我课堂进度。对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参与不多,师生关系相对陌生不少。

  基于以上不同点,家长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小朋友们做好过度呢?

  为更难的学习阶段做充分准备2

  1健康身体素质准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入学准备是心理、身体素质多方面的适应性准备。有时家长担心孩子以后跟不上进度,在大班时过多注重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健康,结果孩子免疫力下降,进入新环境后难适应作息节奏和紧张的学习计划,甚至频繁生病。

  为了孩子的健康,幼师提醒家长,抓好孩子学习同时要注意幼儿身体素质的建设。多参加户外活动或者兴趣班健身是不错的选择。

  2心理适应能力准备

  不管是身体适应性准备还是社会适应性准备,要想让孩子在校园里表现更好,最重要的还是幼儿自身的积极性。如果孩子还没做好进入新阶段的心理准备,面对突变的学习负担、生疏的师生关系,肯定也吃不消。

  提前给孩子做好心理铺垫,告诉孩子:你就要成为小学生了。找机会多鼓励孩子。告诉他新校园里有趣的事物,让 TA 充满期待。有时间还可以带孩子到附近的校园看看,让孩子提前感受不一样的氛围。

  3书写能力准备

  幼儿园不要求孩子识记汉字,但也会通过一些小游戏锻炼写字基本功。通过平时的绘画、游戏活动锻炼手部协调能力以及画直线、曲线的能力等。

  这样的活动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又不超越年龄特点。家长平时在家也可以多陪孩子做些绘画游戏或手工活动,以便幼儿更容易渡过转折期。

  4时间观念的培养

  调查显示很多家长在对幼儿时间观念培养方面有很大缺少,有时家长发现孩子有做事磨蹭的坏习惯也并不怎么在意,觉得反正孩子还小,什么都想让孩子随心所欲。

  更有些家长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随意迟到,经常为孩子请假,在无意间给孩子树立了反面形象。没有时间管理能力的孩子一进入新校园慢慢就会暴露许多问题,起床、到校、上下课、写作业等跟不上别人的节奏。

  5自理能力的准备

  相比担心学习跟不上的家长,更多人担心孩子受不了严格的规矩,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跟不上要求。本来幼儿园老师可以辅助孩子做的事儿,到了小学就只能小朋友自己完成了。

  下面这些必备的能力你家孩子都掌握了吗:能自行上厕所、盥洗;能独立用餐,会正确使用筷子、调羹;会从饮水机接水喝;会系鞋带;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知道身体不舒服要和老师说;能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避免以下误区

  1盲目追求名校

  家长总会把做好幼小衔接和“挑个名校”划等号,为了选个好学校,不惜花天价购买学区房或者“舍近求远”,也要把宝贝送到心仪的学校里去。其实大可不必搞的心力交瘁,一般正规学校的老师都会为孩子尽心尽力。与其求“名”,不如考虑其他因素。

  明智的做法:小学主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一味地扎堆选择名校,没有必要。更为关键的是选择的学校应与孩子的自身发展情况相匹配,盲目地送入名校,孩子跟不上反而会挫伤积极性,不利于个性发展。

  2孩子不适应,家长来包办

  包办代替的行为在家长之中屡见不鲜,这也是出于父母长辈的溺爱心理。看到孩子因为负担加重的小学任务压抑,有些家长竟偷偷当起了孩子的“作业代写人”……

  明智做法:小学是孩子系统地学习各科知识的开端。定量的课后作业是小学教学的延伸部分,能帮孩子更好掌握课堂内容。包办会影响孩子独立学习、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影响。在教学方式上,幼儿园和小学有较大的差异,家长要“硬下心肠”,帮助孩子适应这种差异,树立学习的信心。

  有了以上认知,相信幼儿家长们对于幼小衔接也有了一定把握。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子之心,再加上理智、给力的衔接措施,宝贝们就一定不会在起跑线上落在别人后面哦。

  附幼升小测试题:

  一年级新生入学测试

  1.观察:是否有礼貌,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是否热情大方?

  标准:能主动说"老师好""老师再见",面带微笑,热情大方。(好)

  在老师或家长提醒下能打招呼。(一般)

  不打招呼,见人躲躲藏藏或毫无察觉。(较差)

  2.指导学生准备说话,时间约为10分钟。

  你在幼儿园里学过不少儿歌,也听过不少故事,说一个你最拿手的儿歌或故事。标准:仪态大方,叙述有表情,声音响亮,语句通顺连贯。(好)

  声音响亮,语句通顺连贯。停顿自然,无明显读书腔。(较好)

  能说完故事或儿歌,口齿清楚。(一般)

  声音小,不能说完整。(较差)

  3.指导学生写、说、答

  1、写下你的名字。(观察读写姿势是否正确,不正确地提醒。)

  2、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看图说几句话,能说一段话更好。标准:能说完整的一段话,语句连贯通顺。(好)

  能说几句话,语句通顺。(较好)

  能说一两句话,句子通顺。(一般)

  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画面内容未说清楚。 (较差)

  4.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参考:(任选1-2题)

  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你会打电话吗?如果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该怎么做?

  如果在外面你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你怎么办?

  你参加兴趣班吗?如果参加,是什么内容?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夏天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爸爸妈妈或家中其他人生病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