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2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在孩子身上,父母倾注了太多的期望,成绩往往成了评价孩子的硬性指标,这给孩子造成的心理负担有多重,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却很少有父母去关心。
一个扭曲社会下
催生的疯狂故事
本片由香城映画制作,四个小演员分别是:佑男、區日朗、许尔森、潘家齐。
一名小学生因为成绩没考好而担心被父母责骂,选择去跳楼自杀。身边三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劝”他放弃自杀,并开始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对话。
学生A:读书没前途,还不如去玩
学生B:想发达,就要早点学会投机
学生C:期待爸妈早点去世,继承家产
片中的插曲——《绿袖子》,是香港学生会考、高考和现在各大文凭测试的间奏曲,对于香港学生来说,这不单是一首旋律优美的音乐,更加是牵起痛苦回忆的催命符。
四个孩子夸张的对话折射了香港,乃至东亚各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房价过高,就业压力大,价值观扭曲。
这些言谈根本就不像一个几岁的孩子能说出口的话,导演让几名孩子来演绎,满满违和感,却让主题更突出,一经上线,就引来了百万关注。
看着片中的孩子面不改色地说着自己搞死爸妈的计划,让人感觉不可置信的同时,一种悲悯的感觉莫名而来。
当教育的原意被曲解,赚钱成为了人生的终极目标。读书不再是求知识而是求分数;上兴趣班不是为兴趣,而是为了同别人家的小孩竞争。
父母在荒谬的制度下无形间
成为了谋杀他们童年的帮凶
“知识改变命运”家长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们让孩子们参加参加兴趣班,却不问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填鸭式的教育以及对成绩不满的责备,让孩子们敏感,悲观,渐渐产生心理疾病。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国家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过于急功近利,以成败论英雄,而忘记了为何出发?
龙应台曾对自己的儿子安德烈说:
“孩子,我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我们都是社会的受害者,同理也都是社会的受益者。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早日从中挣脱出来,寻找到自己的出路。
愿父母能走入孩子的心扉,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挣脱社会的枷锁,能快乐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