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别做“买椟还珠”的傻事

时间:2017-03-3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位郑国人只看重精美的盒子,而无视珠宝的价值,实在令人费解。我们可能都会感叹,怎么会有如此愚蠢的人,居然分不清事情的重点,只为盒子的外表所迷惑,而舍弃了更贵重的珠宝。然而现实生活中,最近看的几堂展示课,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求新求异,幼儿本应丰富多彩的探索学习过程演变成了单纯地看课件和玩游戏,这真是现实版的“买椟还珠”。

  教育信息技术的引入是大势所趋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推进,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教育现代化格局正在逐渐形成,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引入和运用已经是大势所趋,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加强学习,并善于运用,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合理有效地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笔者也发现,幼儿园在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时,存在盲目化、赶时髦的误区。如某园为了更好地使用电子白板,引入了一套多媒体幼儿园课程。该课程为老师设计了许多多媒体课件和互动小游戏。园长和老师们都认为这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然而,幼儿本应丰富多彩的探索学习过程演变成了单纯地看课件和玩游戏,对幼儿学习方式、探索能力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会有不良的影响。妇幼专家也认为不妥,幼儿整天长时间地面对高亮度的电子白板,会危害幼儿的视力。

  在教育现代化的大潮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性,要深刻地思考:对于幼儿教育而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到底是“椟”还是“珠”?

  什么是“椟”,什么是“珠”

  众所周知,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的,幼儿的学习要更多地依赖直接感知、操作、体验活动来实现。由于幼儿身心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都很贫乏,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充分感知和体验方能有丰富和深刻的学习效果。因此,亲近自然和走进社会才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和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曾明确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在低幼阶段的教育中,过多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手段,势必会压缩幼儿亲近自然和走进社会的时空,减少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剥夺幼儿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有人曾做过相关的教育实验,将同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另外一组幼儿听白雪公主的故事。看完以后让两组幼儿分别画出他们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结果发现,看了动画片的幼儿画的白雪公主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的,而只听故事的幼儿画的白雪公主则是各不相同,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的需要,幼儿园教育不宜过度依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手段。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始终谈的是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来辅助幼儿的学习,而从未说过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包揽幼儿的学习或替代老师的教学。因此,不要被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高大上”的奢华外表所迷惑,它只是手段和方式的革新,并不能替代现实教学情境中师生的情感互动和幼儿真实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可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再“高大上”也仅仅只能称为“椟”,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才是真正价值连城的“珠”。

  明确教育信息技术的适宜性和合理性

  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挑战,我们要牢记,幼儿园的孩子正在经历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他们需要更多亲近自然和走进社会的成长契机。理想的幼儿园教育应成为教师与幼儿的心灵对话和智慧的互动。

  我们在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引入幼儿园教育时,既要学会顺应,也要明确运用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运用信息技术时,要适度留白,把握好尺度,绝不能盲目更不能泛滥地运用。

  幼儿园教育应更多地寓于幼儿一日生活中,能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内容都应尽可能地让幼儿充分参与、感受和体验,如果不能,方可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去辅助教学,开阔孩子的视野,化无形为有形,从而提升保教活动的有效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手段仅仅只是辅助之用,别做“买椟还珠”的傻事!

(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