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0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在电视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幼儿更习惯于依赖具体的形象被动地接收信息的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幼儿主动思考和创造。而阅读则是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它能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尤其是亲子阅读对幼儿有着重要影响,年龄越小,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和作用就越加凸显。亲子共读中,幼儿不仅接触到语言文字、图像,同时还能听到父母绘声绘色的讲述,听觉器官也被调动了起来。家庭中重视并实行亲子共读,不仅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沟通能力、丰富幼儿的知识结构、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能培养幼儿耐心倾听和友好表达等良好品质。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仅有部分家长对亲子共读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可度,能够做到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幼儿阅读。为了让家长能够树立亲子阅读的观念、学会亲子阅读的方法以及营造亲子阅读的氛围,从而帮助幼儿从小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给日后的学习、社会适应和文化修养培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思考和实践:
鼓励家长提供良好的亲子共读条件
1.建议家长给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书香氛围
为了让幼儿能有良好的读书体验和书香氛围,我们建议家长应从多方面为幼儿做好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
(1)在家里给幼儿开辟相对独立、安静又舒适的角落作为"家庭图书角"。在墙面上贴上幼儿喜欢的图案或者幼儿喜欢的图书画面;为图书角铺上地垫,既能提高安全性、卫生性,又能让幼儿感觉到温馨和舒适;更可以将家里的抱枕、布娃娃等增设到图书角,形成整体、生动的阅读氛围。
(2)和幼儿一起挑选书架或者书柜。书架的选择要便于图书的摆放和幼儿的取放,同时要兼顾安全,易倒或者有坚硬棱角都不适合作为幼儿的书架。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图书添置到书架上,由幼儿自己管理图书,负责整理和修补图书,让幼儿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定期为幼儿添置新书籍。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购置图书,这样幼儿自然而然会依照兴趣加以关注。
(4)常带幼儿逛书店。书店中琳琅满目的图书和专注阅读的人群会影响幼儿,使其更加热爱阅读,同时在思想健康向上、内容质量合格的情况下,给予幼儿自由挑选图书的权利,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我爱读书、我想读书、我会读书"的自豪感和喜爱感。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家长已经有意识给孩子添置一定数量的书籍,并专门给孩子开辟一个专供阅读的角落。那么家长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让阅读区域更加温馨舒适,让孩子更加喜欢亲近属于自己的图书角。
2.鼓励家长保持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
美国教育家霍勒斯曼说:假如每天能有15分钟的阅读时间,一年后你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效果。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阅读的兴趣、不会读书也不会爱护书籍。其实,只有保证足够的、持续的亲子共读时间,才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子共读的乐趣,帮助幼儿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习惯。有的家长常以"没时间"作为一种推脱的理由,认为幼儿想读书就会自己去读了。其实并非如此。所谓"言传身教",即是想要让幼儿热爱阅读,家长自己首先要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在家长会上、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以及各种家园交流的时间,我们都力求让家长认识到:要把幼儿培养成自觉的、独立的、热忱的终身阅读者,家长就必须付出足够的时间陪伴阅读才行。家长可以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也可以是在同一时间里各自读书,两种做法都能对幼儿坚持阅读产生作用。最重要的是固定一种习惯并保持下来,比如在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如睡前时间;或者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如早晨起床等吃早餐的时间、中午吃完饭后等待睡午觉的时间;或者家长与幼儿一起相处的时候自然而然拿起图书进行阅读都可以。
3.指导家长挑选适合幼儿阅读的书本
幼儿是否对阅读感兴趣、阅读能力的强弱、阅读的专注力与持续性都与书本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家长误以为,为幼儿挑选读物就是选故事书,其实亲子共读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图画书、童话、寓言、神话、名著、唐诗等等。
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更适合阅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画面简单而大幅、文字简练而重复的低幼读物。对于小班幼儿,我们常会建议家长挑选画面突出、主体单一、具有重复性语言和情节有趣的书本,以满足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如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除了让幼儿了解幽默风趣的情节,见识到简单重复的一句话居然能表达不同的意思,还能帮助他们养成及时刷牙、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也有利于帮助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避免简单重复的命令和苦口婆心的劝说导致幼儿的反感和反抗,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我们推荐家长选择图文并茂、具有知识性、思想性、故事性和规则性的文学作品,如科普和科幻题材,以满足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丰富幼儿的视野,拓展幼儿的思维。
此外,家长在为幼儿选择图书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图书本身的一些特点。如纸张的安全问题、画面是否反光、印刷是否清晰等等。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阅读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提供家庭亲子共读的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家长进行亲子共读
为了使亲子共读不流于形式,不止于简单的看书、读故事的层次,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到亲子共读的要素、要点,帮助家长理解如何使用这些方法让幼儿收获真正的成长。比如,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推荐各种好书,并且分析书本好在哪里,让家长能够在亲子共读时解读书本的设计意图、画面的暗藏玄机以及故事寓意;利用家长学校的机会,向家长传达亲子阅读的方法,以及明确向家长提出一些亲子共读必须遵守的原则:
(1)家长在给幼儿读书时,要用心真诚地读,不要敷衍了事;
(2)必须带有感情地读,不要漫不经心;
(3)语速慢一点,不要求快;
(4)宁愿少而精,不要多而滥;
(5)多以游戏的口吻,不要只是讲道理和训诫;
(6)尽量轻松互动,不要严肃僵硬等原则。
再则,我们经常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机会,向家长展示绘本阅读活动,让家长从中感受到教师是如何抛砖引玉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又是如何巧妙提问和指引幼儿读完一本书并且领悟书中精髓的,帮助家长总结要点,还能迁移到生活中学以致用。
2.提供多种阅读的方法供家长学习参考
(1)形式丰富,增进幼儿阅读理解力和亲子互动
为了帮助家长很快上手,我们主要向家长介绍两种亲子共读方式:
第一种方法是直接阅读,让幼儿认识作品的原貌,带着好奇和兴奋融入故事的情境中,家长的声音与故事的画面搭建起幼儿与故事之间的一座桥梁,让幼儿能够自由、充分地感受所听到的故事,成为故事的第一诠释者。当遇到重复句时,幼儿很容易就能够跟着念,并且感受其中的趣味和成就感。可以由幼儿念其中一句最经典重复的句子,也可以采用家长和幼儿轮着念的方式进行,以此增进亲子阅读的乐趣和有效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美感。
直接阅读,要求家长能够用适当的语调、表情和动作来渲染气氛,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使幼儿身临其境,深受感染,为幼儿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讲述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种方法是提问式阅读,家长边读故事边向幼儿提出问题,一起讨论、互动,增进幼儿的阅读理解,增强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反应能力,并且能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2)角色扮演,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在幼儿已经充分了解故事的内容、情节的情况下,角色扮演是非常好的一种阅读方式。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商量角色分工、道具制作、确定人物出场顺序等,不仅能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注意力,还可以活跃家庭氛围,是让幼儿爱上阅读的一种亲子共读方式。如《拔萝卜》这个经典的故事,就非常适合在家庭中进行表演。可以请爷爷奶奶扮演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自己扮演小朋友,爸爸妈妈扮演小花狗、小花猫等,一起表演《拔萝卜》的故事,一起唱《拔萝卜》的歌,使亲子共读的氛围从故事延伸到日常生活当中,使单一的阅读方式拓展成活泼、充满情感的家庭共同活动。
(3)拓展阅读,帮助幼儿迁移经验,丰富幼儿情感
拓展阅读不是简单的想象或者寻找生活中和故事相似的地方,而是将整个故事中的要素提取出来或者延伸出去,让幼儿尽量领悟故事的精髓,从而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拓展阅读包括仿编儿歌、续编故事、音乐游戏、手工制作、绘画创想和实验探索等。这些方式不仅能让幼儿开动脑筋,迁移自己原有经验,进一步丰富故事的情节,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连贯讲述的能力,更可以激发出幼儿潜藏的阅读兴趣,动手动脑,启迪幼儿心灵,促进亲子共同成长。
搭建平台,创建班级整体亲子阅读氛围
在幼儿没有养成固定阅读习惯之前,独自一个人读书,容易失去持久的兴趣;只是一个家庭读书,形式又容易少些坚持的动力。创设充满书香的班集体亲子共读氛围,能共享好的亲子共读经验,能让没有亲子共读观念和习惯的家庭了解、重视并着手亲子共读,从而形成欣欣向荣的整体阅读热潮。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
1.成立"故事爸妈团",激发亲子共读的热情
以自愿报名的方式,请有亲子共读热情、具备生动表达的语言能力的家长轮流当"故事爸妈",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亲子阅读活动当中来。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能在幼儿园里听到爸妈读书的声音是一种享受,并且父母的到来使他们自豪并感受到浓浓的爱,更加对阅读产生兴趣,还成为推进其持续阅读的动力。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故事爸妈"时间也是他们和父母的表演时间。他们会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商量好故事的内容以及呈现的方式,一起将磨合、排练好的分享内容展现给大家,家长也会用心制作道具,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表演故事。这种亲子共读的形式,激发了家庭成员对亲子共读的热情,树立了相互分享、学习的良好共读模式。
2.创建"亲子共读墙",培养亲子共读的习惯
将亲子共读的照片布置在"亲子共读墙",让幼儿回顾梳理自己和爸爸妈妈在家的阅读经历和温馨的时光;同时,我们还设立"每日亲子共读展示",让幼儿用自己的符号记录每日亲子共读的时间、内容和有趣的事情,这样不仅能督促全体幼儿和家长养成每日亲子共读的习惯,更可以传播和渗透好的行为,让幼儿和家长都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好处、读书的乐趣,从而慢慢养成自动自发的亲子共读习惯。
3.搭建"亲子表演"平台,确保亲子共读的质量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举行"亲子表演"活动,旨在让幼儿和家长能够将自己近期有趣的共读内容和大家进行分享,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首儿歌,更可以是一个科学小实验。总之,形式不限,但必须是从阅读内容出发的。刚开始家长和幼儿或许有些拘谨,然而在一次次的展示和磨练中,他们逐渐放开了手脚,道具和形式也越加丰富精美,对故事的诠释也越来越到位,可见他们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对作品的解读越发精确,亲子共读的质量越来越高。
4.组织"阅读分享沙龙",拓展亲子阅读的时空。
在园进行亲子共读毕竟是面向集体,幼儿无法充分感受亲子共读的乐趣和益处;在家庭中进行亲子共读,虽然个性化,能够充分地照顾到幼儿个体,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重复性,容易思维禁锢,使亲子共读变得枯燥。那么,鼓励家长自发地组建一个"阅读分享沙龙",就能够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和乐趣。沙龙的成员商定出一个大主题,然后,在主题下亲子共读一本书(可以是同一本书,也可以是与主题相关的书),在沙龙时间进行分享和展示,使得各个家庭能够取长补短,就同一个问题激发出不同的理解与思维观念,还能够给幼儿一个互相分享的平台,从其他家庭中吸收到好的阅读方式、表达方式,更加增进亲子的感情,也使幼儿更加感恩父母对自己的陪伴。另外,亲子共读沙龙还能增进幼儿之间的感情,创设额外的时间和机会,与同伴一起共读、交流、拓展阅读,提高了幼儿阅读的兴趣、乐趣和阅读的积极性,增进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
最好的亲子阅读时光,是父母与幼儿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并引导幼儿走上热爱阅读之路,这将是幼儿受益终生的财富,也将是我们继续探索、实践和反思亲子共读的动力。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