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致家长: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Ta很苦!

时间:2016-12-2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宝贝,愿你阳光里是个孩子,风雨里像个大人。

  姨家表弟,毕业已有三年之久,一直闲置在家。据说,期间找过几份工作,种种原因被辞退。姨找父亲帮忙,父亲说,这样的情况,别人帮不了。

  表弟是姨的独生子,也是姨夫家里唯一的男孩,自然是备受一家人宠爱,“掌上明珠”这个词,有过之无不及。表弟说在学校被欺负,三姨冒雨也要讨回公道;表弟说想要笔记本,姨二话不说把玉米卖了满足他。“我就这一个儿子......"成了姨骄纵表弟的借口。

  然而,到如今姨都不知道自己“帅气高大”的儿子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工作......

  风雨总会有

  我的父亲喜欢诗词,喜欢那些“粉骨碎身全不怕”的诗,也喜欢那些“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词,他如此狂热的爱这些豪放的诗词,他也如此“豪放”的教育我:”风雨总会有,你要自己往前走!”因为父亲这句话,我不会轻易叨扰他。遇上烦心事,脑中闪现的第一句话也是“他才不会帮我呢!”那个时候,真是“讨厌”极了这个什么都不帮我的父亲,可是现如今,我真要感谢我的父亲:在他的“逼迫”下,我渐渐明白,我虽不优秀,但我要懂得自己争取,这一点,我比表弟幸运许多。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注定的磨难需要经历,这些磨难,贯穿于孩子的幼年、少年、青年甚至一生。岁月的春夏秋冬,人生的冷暖炎凉,都是孩子的必修课。风雨总会有,但不要担心风雨会吓坏你的孩子,那是生活在教会他成长。没有颠簸的童年,不完整。

  让他自己往前走

  六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之所以没有忘记,是因为散文中的种树人正是自己父亲的写照——种树人不经常给桃花心木浇水,让它们自己努力扎根,自己学着找水源,这种适者生存的做法看似残酷,实则对树苗本身却是一种保护。其实,作为父母,我们也要像种树人那样,让孩子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在暴风雨的摧残中昂首阔步。幼年时扎根扎的愈辛苦,成年后花朵开的愈娇艳。

  挫折和风雨,与父母而言,与孩子而言,都是一种幸运。不要想着如何替孩子躲避掉这种“幸运“,你要做的,恰是让孩子学会在风雨中往前走,因为,那个能陪他走一生的不是你,是他自己。

  今天,你为他遮风挡雨,那未来呢?

  表弟的遭遇让我更加明白:当你的孩子面临风雨时,你能做的,最多是为孩子递上一把伞,而你,并不是那把伞。

  相信有好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曾经,你告诉自己,一定不做溺爱型妈妈,可是,当你看到孩子因为得不到喜欢的玩具流泪的时候,你犹豫了;当你看到孩子因为不愿意自己穿衣而大哭时,你动摇了;其实,在这个时候,你应该先问问自己,你能陪伴孩子走一生吗?今天,你为孩子遮风挡雨,明天,谁替他承受风霜?如果你不能养活他一辈子,为什么从小什么都替他做?

  或许,你会说,如今,哪里还有苦日子让孩子体验呢?孩子还这么小,等过两年再让他体验吧!我想说,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过过苦日子,其重点在于培养孩子吃苦精神和责任意识。这些,都需要从娃娃抓起!从小让孩子学着干些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孩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这些类型的父母不能做

  如果想让你的孩子未来的路走的平坦,那么现在,你就要让孩子适应眼前的不平坦。一个优秀的孩子,靠的不仅仅是好老师,还要好妈妈的“懂得放手”。历史证明,以下几种父母,千万不能做!

  1.过度保护型

  孩子在幼儿园磕碰一下,非要跟老师讲个是非黑白;孩子早上起不来,宁愿迟到也要多睡会;孩子在园被老师批评,非要给孩子“无理争三分”,对自己的孩子,百分之分保护,保证孩子不受半点委屈。这样的妈妈,不能做!

  2.过度自责型

  前天,孩子上学忘了带铅笔,你说“都怪我,忘了给宝宝装上”,

  昨天,孩子恶作剧把同桌吓哭,你又说“都怪我,没嘱咐好”,

  今天,孩子在家不小心绊倒了,你又责怪自己”是妈妈不好”......

  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父母身上。

  3.过度干预型

  小时候,孩子喜欢画画,你觉得不行,硬是给孩子报了珠心算;高中时,孩子想学文科,你觉得没出息,硬是逼孩子报了理科;大学填志愿,你又让孩子报了你精心挑选的大学......过度干预,是中国妈妈常常犯的错误,可是这些错误往往都被美其名曰“为了你好”,其实,真正的为了孩子好,是要懂得做个“民主妈妈”,让孩子受到适当的“挫折教育”。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