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1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你要学会分享”、 “你让她玩一会”……
这些话是很多家长挂在嘴边的。
的确,分享是美德,这在中西文化都是一样的。但是“分享”这件事,也要孩子自愿,不能勉强。
美国纽约有一家幼儿园对于孩子分享玩具有这样一条原则:
你正在玩的玩具别人想要玩,你可以对他说“不”;你要玩其他人手上的玩具,那要等其他人玩好了才可以。
让孩子学会分享,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可以捍卫自己的物权;让孩子学会分享,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随意占有其他人的东西。我们大人简单的一句“要分享”,本意是想让孩子学会分享。但却剥夺了孩子很多练习的机会。
当一个孩子想要其他孩子手上的玩具时,她必须要学会如何询问,当被拒绝时她需要学会尊重,或者自己想办法进行“谈判”,这些是在尊重他人物权前提下表达自己欲望的方法,这些都是需要练习的,而不是大人一句“要分享”就可以带过的。
而拥有玩具的孩子,她也需要练习。她要练习学会自我评估,哪些东西我愿意分享,哪些东西我不愿意?哪些人我愿意分享,哪些人我不愿意分享?这些没有统一标准的,这也不是我们一句“要分享”就可以教给孩子的。孩子只有在自愿的情况下经历“分享”的过程才能自己去体会。
分享是美德,但在教孩子分享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分享的前提,分享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是自愿的。当孩子享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好处时,他们自然就会分享。
为什么好多孩子平时都很“大方”的,但是当被大人要求分享时,总是特别特别小气,甚至会出现大哭大闹呢?
那是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这根本不是“分享”,是我们大人的强权,是我们在“抢夺”。当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物权受到威胁后,人的本能就是抵抗和捍卫,这不是小气,这是自我防卫的本能。
想教孩子分享,恰恰就该允许孩子不分享。分享不该是一种被强迫的行为,任何被强迫的分享,不是分享,而是用分享作掩饰的抢夺而已。
具体做法参考
教会孩子分享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果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分享,就试试以下的方法吧。
1、解释不清楚什么是“分享”,那就教一下基本规则
孩子5岁前还无法理解“分享”的概念。然而一些基本规则可以从小时候教起,比如:“玩具大家轮流玩”,“她先玩,然后轮到你”,“玩具你不玩了,就让别的小朋友玩吧”。
2、让孩子尝试角色互换
如果孩子经常对分享说“不”,那么不妨考虑与孩子互换角色。与孩子一起玩耍,当孩子想要你手中玩具的时候,你就说“不”。当小家伙感觉心烦时,你不妨晓之以理,让他明白“只有学会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大家才能开心地一起玩”。
3、家长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大。因此,为孩子做出“分享示范”。比如,吃三明治的时候,问问孩子“你要吃一块吗?”父母做其他事情时候,也应注意让孩子观察到父母在“分享”。
4、选择一个主题玩
当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主题,比如,沙滩、农场、厨房等。如果玩具类似,颜色差不多,那么孩子就不太会挣抢,更容易学会分享。
5、限制时间
可以采取限制时间的方法,他先玩10分钟,然后让别的孩子玩10分钟。让孩子明白,与别人分享玩具不等于永远失去玩具。
(供稿:郭彤洋 校对:张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