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学会分享有四招

时间:2016-12-0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作者:陈宇华

  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如果孩子总是抱着自己的玩具或零食不放手,不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家长是不是会觉得特别没面子7越是催促孩子和小朋友分享,反而越会招来孩子更强烈的抵触和哭闹。

  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且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后,容易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认为是自己的,更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但是,分享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孩子学会分享,不仅有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相反,如果孩子不懂分享,没有分享的策略和方法,还有可能会变成爱“捣乱”或太“内向”的孩子。

  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第1招从最喜欢的食物开始建立分享意识

  冰激凌,相信是不少孩子着迷的美食,绝大多数孩子对冰激凌都很感兴趣,建立分享意识就可以先从他们最爱的食物开始。

  小牛吃冰激凌的故事

  小牛快2岁的时候开始接触冰激凌,并且发现冰激凌特别好吃。有一天,牛妈给他买了一个冰激凌之后,把冰激凌拿在手上说:“我们只有一个冰激凌,小牛想吃,妈妈也想吃,怎么办呢?”小牛完全不理会妈妈的话,只顾双手抱着牛妈的手舔了一下冰激凌。

  于是,牛妈开始描述他的行为:“小牛吃了一口冰激凌,妈妈也吃一口冰激凌!”然后就在冰激凌的另外一侧,也吃了一口。就这样,小牛吃一口,牛妈就吃一口。最后,牛妈说:“小牛吃一口,妈妈吃一口,咱俩一起吃一个冰激凌!”

  牛妈和小牛真的共享一个冰激凌,让小牛自然而然就接受和适应了与人分享的事实。牛妈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帮助小牛建立起了分享意识。有了分享意识,孩子才会有分享行为。

  牛妈点评

  很多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学会分享,一方面又出于对孩子的疼爱,让孩子养成了独享的习惯。“现在只有一个……应该怎么办呢?”让孩子面对真实问题,真正参与分享对孩子建立分享意识很有帮助。

  利用小牛想吃冰激凌的意图培养他的分享意识,就是在孩子想学的时候教,效果最好。所以观察了解孩子的意图很重要。

  第2招为孩子示范分享策略和方法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分享,需要学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原原和妈妈轮流的故事

  原原手里拿着一块钱硬币,原原妈看到了说:“我也想玩硬币,能借给我玩一会儿吗?”原原愉快地把硬币放到妈妈的手中。妈妈玩了一会儿,原原想拿回硬币,妈妈说:“那原原玩一会儿,然后妈妈再玩一会儿,我们轮流玩好吗?”原原和妈妈就商量好每人玩1o下,轮流玩。

  牛妈点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父母可以在陪伴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中示范分享的策略,包括说什么,做什么。“只有一个××,我们轮流玩吧”“你玩一会儿,我玩一会儿”这样看似简单的话其实体现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孩子在生活中不断练习才能掌握。

  第3招为孩子找个好玩伴

  孩子真正地能够与人分享,还是需要在小朋友中多多“实战”。孩子的第一次经验最好是成功的经验,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所以给孩子找一个拥有分享经验的好玩伴至关重要。

  小牛和妞妞的故事

  小牛有个比他大的表姐叫妞妞,妞妞已经上小学。有了很丰富的社交经验,也有很多的分享策略,经常会示范给小牛。比如妞妞和小牛都喜欢玩平衡车,但是当平衡车只有一辆的时候,妞妞会跟小牛协商每人轮流绕公园滑一圈;他们还能协商如何轮流照顾小狗狗;当小牛想玩妞妞手里的玩具时,妞妞会提醒小牛需要经过她的同意才行。小牛在与妞妞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分享的策略,并且也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练习使用。

  牛妈点评

  孩子之间的分享情境和分享策略相比较家长的“扮演”更为真实生动,能帮助孩子学会体验到双方真实的感受和需要,是真正的社会性学习。

  为孩子选择玩伴时,建议选择年龄稍大一点,和孩子玩得来,易相处,在生活学习和作息习惯方面都比较好的孩子做玩伴。

  第4招尊重孩子的意图,让孩子面对选择

  孩子在与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急于催促和评判。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意图,尊重孩子的意图,让孩子在想分享的时候分享,并且自己决定分享哪些东西.如何分享.而不是家长代替孩子做决定。

  羲羲和丫丫的故事

  羲羲和妈妈去参加一个亲子聚会。

  羲羲妈妈:“羲羲,咱们今天带了一袋葡萄干和一袋黑加仑干,一会儿和丫丫一起玩的时候,如果丫丫想吃你的葡萄干,可以吗?

  羲羲说:“不给丫丫吃,因为我最爱吃葡萄干了!”

  羲羲妈妈:“但是如果丫丫很想吃,怎么办呢?”

  羲羲说:“那我给她黑加仑干就好了!然后我还可以给她一盒酸奶!”

  到达聚会场地后,果然丫丫想吃葡萄干,羲羲就按照之前和妈妈说的计划,开心地把黑加仑干和酸奶递给了丫丫。丫丫也挺开心。羲羲妈妈事先预想到有可能发生的冲突,并和羲羲进行了沟通,了解了羲羲的想法和意图,并支持羲羲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选择。

  牛马点评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境,比如外出参加聚会,比如有客人来访,孩子将会面对别人要分享自己的物品怎么办。提前商量会让孩子有思想准备,并形成自己的意图和选择。

  尊重孩子的意图,不是家长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决定怎么做,自己选择是否分享,分享什么。即便孩子没有分享食物和玩具,家长也不要当下就说教,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