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6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教研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区县教研室,教研员是一个既普通又专业性很强的教师岗位,对于一个区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来说,教研员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提高教研员水平,必将有效推动整体区域教育水平的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重视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是我们国家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个传统优势,也是一个基本经验。从历史角度来看,教研系统的存在应该是保障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基本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它对于推进我们国家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战略、保障教育教学的基本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专业支撑作用。目前,我们拥有一支庞大的教研队伍,这支队伍一方面有非常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一方面也有较强的实践研究和指导能力。可以说,这支队伍在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教研系统,我们的教研员,应该怎样去适应新形式、新要求呢?
刘月霞认为,教学研究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情况下,应该不断地调整工作视野与工作职能。在传统的意义上,我国的教学研究缺乏课程概念,只有教学的概念。而这次课程改革,把人的培养从教学领域扩展到对整个课程领域的认识。所以,我们整个教研系统应该紧紧跟上这一改变,以立德树人和深化课程改革这样全局的视域,超越仅仅把教学研究指导作为基本工作领域的传统认识,树立全局观念和宏观思维,建立大课程观,把过去仅仅深入课堂的教学研究的职能定位转化成面向整个课程,把全面、深入地推进课程改革,建立人的培养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作为基本工作职能,在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上进行行动研究、开展专业指导,为基层学校提供支持和服务。在新形势下,教学研究有四个核心任务:第一个核心任务是研究和开展区域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第二个核心任务就是要加强课程德育的研究;第三个核心任务是教研系统仍然要回到老本行,回到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开展好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第四个核心任务是希望我们的教研系统深入开展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指导。
而随着教研的定位、工作职能有所调整,教研的核心任务也有所变化,教研方式与教研的工作机制也应该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我希望教研系统能够针对课程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一种围绕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追踪研究和联合攻关的机制。过去,我们的教研员更多地倾向于个体研究者的角色,那么下一步围绕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考虑课程教学改革核心问题的攻关时,就要考虑联合攻关这样一种研究机制。其次,我希望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教研部门要加强对校(园)本教研的指导与专业支持,依托校(园)本教研的基地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学校的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地推动教学研究工作整体水体的提升。再者,我希望能够以教研机构为主体,建立一个与高等院校和社会研究机构联合的、开放的、专业支持系统,服务于学校的改革实践。最后,教研系统应该建立一种教学改革先进经验与优秀成果的总结推广机制,发挥好先进经验与优秀成果的示范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教学研究的激励机制,对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取得重大成果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单位都要有表彰、奖励,以更好地调动教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好他们的创造性。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