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幼儿园老师如何引导中班幼儿进行拍球

时间:2016-11-0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中提到: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拍球能促使手、眼动作协调,能发展动作的敏捷性和节奏感,而且球是一种颇受中班幼儿喜欢的运动器械,它很好的贯彻了纲要的思想内容。

  拍球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已不陌生,从进入小班开始教师们就有意识的在教学、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接触着皮球。但在各种形式的拍球比赛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幼儿在拍球时还是存在着错误的拍球姿势、对拍球缺乏兴趣、拍球时人被球控制着,球到哪孩子就跟到哪等等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拍球呢?

  一、认识拍球的要点与基本要求

  拍球是锻炼幼儿身体的良好手段之一,但由于我们某些教师自身对拍球要点及要求知识的匮乏,在运用时往往让我们的孩子误入歧途。记得一次户外活动时我们中班的孩子和大班的孩子一起在场地上拍球时我听到了大班的玲玲和我们班航航这样一段对话:“小弟弟你要用手的这个部位去拍,不要用手心去拍球,”“哦,知道了”。他们之间不经意的对话让在旁的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我所教的拍球方法错了吗?带着这个疑惑我询问了相关人士,搜索了相关资料,最终发现我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从教生涯中的我一直教育幼儿乃至于我的儿子拍球要用手去拍,拍的次数多了就会了。殊不知正确的拍球方法是要先让幼儿观察皮球的弹跳轨迹和节奏,告诉他们要等到球跳到最高处时才能给它一个向下拍的力;同时练习时要求他们“两脚要分开与肩膀同宽,身体稍微前倾,膝盖弯一点点,右手自然张开成圆形。拍球的时候,眼睛和身体要始终跟着球移动。”所以在教幼儿练习拍球之前,我们教师一定要先掌握相关要点才能让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拍球练习。

  二、拍球应遵循的规律

  维果斯基曾说:“儿童学习内容的选择要依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太难的内容儿童在老师的引导下很难掌握,太易的内容又没有学习的意义。”

  我们该如何把握住这个尺度呢?对于中班的孩子,我们知道幼儿要掌握双手拍球、单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手心、手背拍球、蹲拍球、跪拍球、上下举球、抡球,四个方向拍球、双手转球等比较简单的基本动作。可当我们用这个尺度去要求班里的每个幼儿时,总有几个事与愿违的:如在学期初业务园长安排计划时告诉我们中班的幼儿这学期要进行拍球比赛,而且期末时要对每位幼儿进行抽查,看班级幼儿掌握拍球的情况怎样,带着这个要求我开始实施班级的拍球计划。每天我带着幼儿拿着皮球到户外去练习。可有一天我们班的舟舟却嘟囔着小嘴来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我不想参加拍球比赛了?(因为我告诉他们中班要进行年段拍球赛,我们要抓紧练习)”。面对如此的局面,我反思到:这是一批刚升上中班的孩子,虽然他们对拍球比较感兴趣,但我的要求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动作发展和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所在。我想如果我一味的再强求下去,时间一长,孩子不但学不会拍球,反而会发生更反感的情绪,这样,想要学好拍球就更加困难。所以我想对于比赛我们不应在它的前期进行“特训”,我们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出发,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来制定目标。

  三、拍球的组织形式

  学前儿童的体育组织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有助于增强学前儿童参与运动的兴趣,拍球这项活动也同样如此。从舟舟对拍球的反感情绪中我暂时取消了拍球这个活动,改换其它形式进行。如:组织集体活动“运皮球”游戏;小组接力球游戏、原地拍球转身一圈接球游戏等等。一段时间后我又看到了孩子们刚接触皮球时的神情和兴趣。接下去的行为是更让我们意外的,现在的他们会主动要求我给他们组织户外拍球练习,看他们拿着皮球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球跑了追,追到小脑门上全是汗还不肯停下来。虽然这时的球还是不在他们的掌控中,但是他们不放弃,原因是他们有了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有时我们换一种练习方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拍球需要坚持

  坚持不仅仅是对幼儿而言,还有对家长而言。我们教师、家长都要对孩子进行及时的鼓励、肯定和表扬,幼儿会因为我们毫不吝啬的表扬和肯定而更加积极的练习拍球。在孩子不时的练习中我们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孩子不需要我们,也能自己主动、有效率地拍球。

  最后我想说的是,拍球的最终目标是让幼儿获得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拍球能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但是,在让孩子练习拍球时,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而我们更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们投入、大胆的去尝试,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