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家里说方言,影响孩子吗?

时间:2016-11-0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随着现代经济的繁荣发展,不同地方的人们相遇在同一个城市组成家庭的越来越多,各种地方方言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家庭里的也就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不少家庭爸爸妈妈要上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为带孩子的主力军,讲不同的方言,对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孩子有没有影响呢?

  方言能促进宝宝的认知发展!

  目前关于方言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不算太多,但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有个特定的称呼,叫「bi-dialectalism」,不知道怎么翻译合适,暂且就叫「双方言」吧。一项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发现,说两种方言或者一种标准语言一种方言或者多种语言的人,他们的认知发育特点和我们普通意义上说双语的人是类似的。

  也就是说,和说汉语、英语这两种语言的人一样,他们的记忆能力、注意力能力以及认知灵活性比说单语的人存在一定的优势。而另一项来自挪威的研究也显示,在排除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后,说「双方言」的孩子在阅读、数学以及英语的能力测试中成绩更好。

  方言和标准语言一起说,或者两种方言一起说,同样对于我们的语言发育和大脑发育有益。那妈妈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方言普通话都讲好呢?

  1、普通话和方言都应该一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接触

  孩子学龄前的语言学习,侧重点应该放在普通话上,家里人多数说方言,不愁没有语言环境,但是孩子上学前的普通话学习,还是需要父母多去注意,平时多给孩子听听一些普通话朗诵的儿童故事,或者日常多用普通话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有使用普通话的意识。

  2、不能够为了学习普通话而遗弃方言

  有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说好普通话,会阻止家里的人和孩子说家乡话,导致孩子长大后完全不会说方言,甚至听不懂。这样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是很不利的。首先是和父母外出,大人们多数说方言,孩子就会觉得很陌生,听不懂,可能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出门,购物的时候也很不方便。其次是上学和同学们交流,如果大家都说方言,孩子只会说普通话,会有被孤立的可能 ,因为在小孩子的观念里,会觉得“他和我们说不一样的话好奇怪”、“我们说的话他听不懂好麻烦”、“他好像外地人我们不要和他玩了”,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交友障碍和厌学情绪。

  3、不要为了迁就孩子而让老人说普通话

  如果老一辈本身就能够说好普通话就另当别论,但是多数老人是很少使用普通话甚至完全不会说的,为了孩子而让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会让老人感到很吃力,再者,老人如果用普通话表达不清楚,会让孩子觉得爷爷奶奶说话我听不懂,时间长了就不喜欢和老人们交流了,不利于家庭关系融洽。其实,比起老人,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要强很多,与其让老人去迁就孩子,不如让孩子去迁就老人,和爷爷奶奶说话的时候就使用方言,和爸爸妈妈交流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普通话。

  4、要教孩子说普通话,爸爸妈妈首先要说好普通话

  说好普通话,不仅仅是会说,还要说得标准。很多家长会在家里和孩子用普通话交流,但是其实很多父母的普通话是不标准的,给孩子语言熏陶是好,但是如果长时间和孩子用不标准的普通话交流,会给孩子造成误导。如果爸爸妈妈们自己本身就说不好普通话,建议还是少和孩子说普通话吧,家庭熏陶可以借助一些绘本故事朗诵的音频,有条件的可以考虑给孩子请一个语言家教。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