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z作者:郑恩 冯雪 谈欣
2500多年前,先师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主张针对弟子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2500年后的今天,曾有教育学者形象地描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给予孩子爱和适合的教育。时光穿越千年,教育一脉相承,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是一所底蕴深厚却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公办小学,近年来,学校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倡导并践行“适合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致力于教育的改善与创新、实践与研究,以心理健康教育和“梦·悦·读”绘本课程建设为特色抓手,努力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方式,以学定教、以生定法,尊重差异、师生相悦,生态成长、持续发展,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赞誉,逐步成为了上海教育界一张闪亮的特色名片……
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联建小学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适合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努力让每一位师生都能主动分享多样的体验,协同生成灵感的智慧,并最终实现学校的愿景——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师生共同享受成长快乐。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联建小学领导班子始终强调并引导全体师生,要坚定不移地将“合适才是最好”“差异就是资源”“需求也是动力”等思想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价值导向,并以一种自觉践行与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认真按照办学理念内涵与要求,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创新项目、创新举措、创新载体,始终如一地去实践、去探索、去落实,使之融入在学校管理之中、学校课程教学之中、教师队伍建设之中、学校德育之中,并最终成为学校的文化传统。
学校依据“突出重点,转型发展;张扬优势,特色发展;破解难点,创新发展”的发展战略,按照“适合教育”办学理念的内涵要求,建构了与“适合教育”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团队,探索“适合的管理”,不断提高师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建构了与“适合教育”相支持的教师队伍,探索“适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智力支持;建构了与“适合教育”相配套的教育科研工作,探索“适合的学校教育科研”,不断提升内涵发展品质。与此同时,学校还深入探索“适合的德育”,不断凸显德育“躬行体验,修行感悟,健全人格”的魅力。在“适合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联建小学通过“适合的课程与课堂”建设,引导孩子们成长为“诚实、善学、宽容、有责任心”的中国人。
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适合教育”已在联建小学开花结果:“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学校尽其所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学校发展已与教师成长融为一体;学校与地区合作建设初显成效,真正实现了有效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阳光普照,温暖心灵
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极适宜的场所。联建小学地处普陀区桃浦新村,学生大多来自居住于此的弱势群体家庭和外来务工家庭,多数家长因工作忙碌或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基于此,学校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生教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建章立制,多措并举,不断将心理健康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学校建立了由校领导牵头、相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集合学校心理专职教师及班主任组成教师团队,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运行有效。同时还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协作机制,与镇青保办、社区里委以及学生家庭联动,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构建了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设立了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关的专项奖励或研究经费,2009年学校专门对心理活动室进行了改造,并对心理室的软硬件配备进行了持续的升级与改造。上述举措,为联建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学校全体师生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落实每周的心理咨询工作,以校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月(周)工作为主渠道,每双周四午会课为心理健康教育广播时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三年级实行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学校“快乐活动日”相结合,开展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交流”为切入点,与绘本结合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课,注重课堂实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金瑜教授接洽,引进金教授的心理测量,为评估学生的心理水平,更好地针对学生个性特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化的依据。
人的“身心”就像“人”字的撇和捺,两者缺一不可。为了帮助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写好这两笔,联建小学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营造了一片绿洲。现在,学校已成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承担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反馈,改进体系构建》《桃浦地区学生新文化活动的研究和探索》《学科学习中学生成功心理培育实践研究》等市、区级科研课题。
悦读,在绘本的世界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弘扬读书风尚,丰富心灵世界,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自2008年起,联建小学与少年报社《芝麻开门》编辑部合作,开始校本化实践推进《绘本阅读》课程。经过九年的实践和研究,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将绘本阅读融入到了学科建设、学生生活中,形成了书香浓郁的人文校园,为营造学生快乐成长的氛围拓展了新途径。九年来,氤氲书香不仅在联建小学的校园内温暖师生,还传出校园,传入了万千家庭,用绘本的方式为亲子间的心灵家园添上了一抹温暖的阳光。
从阅读到悦读,开启快乐之旅。联建小学的绘本阅读特色课程是将阅读领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突破口,通过绘本阅读环境的创设、绘本阅读课例的实施、大型故事主题活动的开展等,将绘本阅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教师的教学研究、学校健康心理文化的创建融合在一起,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开阔的胸襟和终身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用悦读为学生的成功心理奠基。学校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策略,把学生的发展居于课程建构的中心,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参与性和合作性。悦读特色课程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围绕关键能力构建的课程内容;二是围绕学校特色构建的系列悦读情感教育课程内容;三是围绕悦读与其他领域融合渗透的课程内容。
在悦读中提升亲子阅读指导力。学校深入利用整合多方资源,为广大家庭提供亲子阅读的指导与培训,积极打造良好的亲子阅读环境,提升家庭阅读指导力,最终实现了孩子和家长共享阅读乐趣,爱上阅读,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烙上快乐幸福底色。
“梦·悦·读”绘本课程是联建小学在推进绘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打造的特色品牌项目,旨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编织童年的梦想;同时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其内心世界,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学校通过“梦悦读”项目,联动社区、家庭构建和谐、健康的学校、社区和家庭文化氛围,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大环境,发挥“梦·悦·读”项目的辐射效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是学生走向未来的根基。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联建人立足实践,以学生培养、学校发展为己任,不懈努力,孜孜追求,用爱心和智慧把教育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方校园,就如同绘本里描绘的神奇世界一样,多姿多彩,魅力尽显,充满无限可能!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