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1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初进幼儿园常会被色彩绚丽、活泼快乐的视觉效果所感染,觉得环境整洁、美观,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如玩具摆放凌乱无序,操作材料杂乱无章;教师平时非常节省,经常利用一些废旧物品,但进入仓库看看,则会发现几年前采购的纸张或印制的表格等被束之高阁;平时园长最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检查一下厨房和医务室,那些过期的食品和药品潜在的安全隐患足以让人心惊肉跳;走进资料一室,看似已经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的资料中,并不容易找到想要的资料……
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园日常管理变得有条理、更顺畅呢?
“五常法”管理起源于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经香港浸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何广明博士发扬光大,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我们理解和实施的方法。
怎样将五常法的管理融入到幼儿园班级日常管理的工作中来呢,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常整理
就是把工作环境中必要和非必要的物品区分开来,是节约空间的技术。
做法:
(1)对班级日常工作进行彻底的全面检查;
(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3)清除不需要的物品;
(4)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存放与分层管理。
常整顿
就是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放置的方法及位置,是节约时间的技术。
做法:
(1)根据班级活动空间的条件,自己设计,合理安排统筹,给物品取名、定位。
(2)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排序并摆放整齐。
(3)贴上标签,易于查看。
常清洁
就是彻底清除污垢和隐患,确保人人参与。
做法:
(1)明确划分清洁责任区。
(2)掌握清洁要领
(3)履行个人的清洁职责。谨记:清洁并不是单纯的表面弄干净,而是要用心去做。
常规范
就是坚持上述三个步骤,建立起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标准,确保人人有责,这一项是该方法成败的关键。
做法:
(1)认真落实前“三常”工作,提高视觉管理透明度。
(2)将全园的责任区划分好,落实到责任人、检查、评价。
(3)坚持上班审视五常法一分钟,下班前五常法整理五分钟,时刻不忘五常法。切记:做到不搞突出,贵在坚持。
常自律
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彻底改变每个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这是五常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做法:
(1)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制度。
(2)加强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天坚持应用五常法,使五常法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