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2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孩提时期的玩耍本是天性,现在孩子享有玩儿的权利也得由国家强制规定,小编不禁有些“悲从中来”,确实有不少人觉得玩儿就是浪费大好时光,玩儿就是白花钱,玩儿就是误人子弟。
其实,幼儿园无论是的硬件配套、教学内容、人数设定等,都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幼儿园并非堆满玩具的淘气堡,幼儿园里每一项活动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幼儿园的游戏也并非放羊式游戏,很多游戏教具都是老师亲自设计制作,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需要而创设的教育内容。正因为没有学校那种严苛的考试制度,孩子才能在游戏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好奇心,充分享受艺术体验。
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学生存之道
有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新入园宝宝入园第一天往往是高高兴兴的,哭爹喊娘往往是发生在接下来的第二、三天,如果孩子是被陌生感吓到,则完全违背常理,没有什么比第一天接触幼儿园环境更让人陌生了。
那孩子们哭什么呢?
其实是哭没有妈妈随时把好吃的奉上,没有奶奶姥姥任由他想去哪去哪,想干嘛干嘛。简言之,就是哭他失去了一呼百应、撒欢任性的好日子。想要在幼儿园生存下来,他们必须学会喂自己吃饭,小便后自己提裤子,睡醒了自己换衣服、穿鞋、系鞋带,于是他们学会了自立。
学社交
饭前,他们会排着队洗手、端盘子取餐,饭后简单地收拾餐具,安放桌椅,不知不觉中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培养出秩序感。他会发现世界不是他一个人的,他必须学会和同龄小朋友和平相处,在共享中得到幸福感,在群体生活中获得快乐,于是他学会了社交。
学责任心
他们帮助老师收拾玩具,帮助小朋友做些简单的事情,于是他们有了价值感。吃饭慢?小朋友们开始游戏,不会等你。挑食?下一餐开始之前,请忍受饥饿。哭闹?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情绪而放宽要求。慢慢的,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的性格变得柔软、有韧性,可以以一个强大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在幼儿阶段,情绪、情感、习惯、行为的培养远远比知识、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要,它将决定孩子一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而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再改变就难了。
所以,你还觉得幼童时期知识和技能习得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吗?会背“融四岁、能让梨”,却连一个同龄人的环境都没有,所有的诗词歌赋便都成了纸上谈兵。那么,当孩子直接走进学校,走向社会,除了一肚子“学问”,恐怕还有一生都洗不掉的孤傲。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