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19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最近总提倡自由,而“规则”这个词听起来,总是有点严谨和不通人情味儿。这样看起来比较“冷冰冰”的字眼,为什么会反复出现在育儿当中呢?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制定家庭规则呢?
比较官方大气的说法是这样的:帮助孩子来分清行为的好坏、
教会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告诉孩子在不同场合下应该如何表现、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提醒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许多家庭其实都有一些自定的规则,比如“吃完饭要帮忙收拾桌子、最后一个吃完的要洗碗”。但很少有家庭建立过一个正式的规则,从而对所有家庭成员的行为做一个约束。
如何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呢?
1、使用积极正面的词汇写规则。
你可以跟孩子说“要礼貌用语”,而不要说“不准说脏话骂人”。并且还要解释什么是礼貌用语。如果一定要使用“不要做......”的规则,这个时候你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具体、注意细节。比如:你可以轻柔的抚摸宠物,但不要打它,不要拉它的尾巴,不要挤压它,用脚踩它!。
2、坚持执行规则
规则,是需要人去坚持才会有效。如果父母总是偶尔执行这个规则,那孩子同样也会效仿父母,偶尔才会遵守这个规则。所以,你要跟孩子明确表示,任何时候他们违反了规则,你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3、违背规则要受到惩罚
孩子违背了规则,那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父母要给与相应的惩罚。这样,孩子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父母一定要提前跟孩子说清楚违背规则必须承担的后果是什么。
4、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和孩子一起更新和完善
在孩子逐渐长大的时候,一些家庭规则需要随之做出改变。家人可以坐下来,开一个家庭会议,恰当地调整或者更新某些规则。如果有些规则不再有实用性的话就可以直接删除。
在设定规则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听取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对某个规则的建立做出了一些贡献的时候,他就会更加可能去遵守这些规则。所以父母一定要采用开放包容的态度采用孩子的一些合适的想法。
与此同时,个性化制定规则,针对不同的孩子,设置不同的规则。除了那些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家庭规则之外,你还要给每个孩子设置不同的规则。
5、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个好榜样,父母违规也要承担责任
家庭规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得遵守——包括大人。不能只要求孩子去遵守规则,而大人不遵守。如有时候父母也会违背规则,但是如果你试图淡化自己的错误,或者为自己找借口,那这种规则就缺乏权威性,孩子可能就会效仿你的行为。所以,父母必须也要为自己的违规行为承担责任,告诉孩子犯错并不可耻,从错误中总结教训,修正自身行为才是勇敢正直的人。
6、给孩子详细解释规则
有时候大人认为很简单的道理,孩子一定可以理解,其实不然。有的时候是需要大人给孩子解释规则背后的真正原因,那他就会明白遵守这个规则的重要性。比如:“我们不能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因为这个房间很小,跑来跑去会让自己受伤,而且还会影响楼下邻居的心情。
7、设置情景规则
当然除了家庭规则之外,还得需要一些情景规则。比如在商店或者到别人家做客时,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则。在每个情景之前,父母需要跟孩子说明这些规则。比如,去医院的时候,要轻声走路不跑,说话声音要低。但这种规则肯定跟在操场上玩耍时不一样。
父母要把规则写在一张纸上,同时把它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比如冰箱门上。这样所有人都能看见,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同时也要确保这些规则内容简洁,控制在10条之内。内容应该是“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
(供稿:郭彤洋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