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幼儿园老师亲述:我们喜欢什么样的家长?

时间:2016-09-1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隔壁邻居的女儿刚上幼儿园第一天就被校方劝退了,事情是这样的:

  第一天进幼儿园嘛,所有的小朋友都会哭,但是只有她不哭,老师还表扬了她,然后就把她晾一边去哄其它小朋友了,好不容易都让孩子们平静下来了,她一句话“我们的妈妈不要我们了”,于是场面瞬间失控。

  等第二次老师们又好不容易把孩子稳定下来了,她又一句“我们会被卖掉的”,场面再次失控,这次更严重,已经有小朋友哭的气都喘不上来了。

  第三次老师们把孩子稳定下来时,该吃午饭了,刚把座位分好,饭菜端上桌,她又一句“不是妈妈做的饭我不吃!”场面再度失控,这次哭着扔盘子的都有了。

  这是真心不容易啊,终于熬到下午放学,家长们来接孩子了,她是第一个被接的,刚扑进妈妈的怀抱,她扭头又一句“明天我们还会被送回来的”,场面这次不是失控那么简单了,我已经脑补不出来那画面了……

  相信幼儿园老师的心里已经受到了一万点伤害!这哪家的熊家长教出的熊孩子啊!

  不过话说回来,相信大家在送孩子上幼儿园(托班)之前都经过了反复比对、考察,但真的送过去肯定还是满满的忐忑,孩子被欺负了老师不管怎么办?怎么做才能让幼儿园老师多喜欢多照顾自家孩子?给老师送礼的潜规则管用吗?……

  萌芽特意采访了一些工作在第一线、经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总结出了家长和老师们良好互动的几大“套路”。究竟老师们最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打交道,速来听听她们的心声吧!

  是来自家长的信任

  如今,家长们对幼儿园信任度不够高,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位匿名接受采访的幼儿园老师认为,这种不信任导致家长在心态上容易把小问题扩大化,比如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被打一定是被欺负了,孩子咬人一定是别人招惹的,孩子尿裤子了就是老师照顾不精心,回家要吃的就觉得孩子在幼儿园挨饿了……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原本挺正常的事,一些家长却会怀疑背后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萌芽在调查中发现,受采访的老师们都不约而同的强调,希望能获得家长们百分百的信任。@Corinne老师说的好,家长或许了解自己孩子,但“老师更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和孩子的总体发展”特点。在自己不熟悉领域,何妨信任专业人士?

  再说啦,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盲目选择一家幼儿园,而是会事前做足功课,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师资、环境等情况了解清楚,做过比较才定下的。所以呐,既然咱已经做出了选择,就不妨给予足够信任吧,既信任孩子能顺利适应环境转变,也信任幼儿园老师们能照顾好孩子。

  正规幼儿园都是反对送礼的

  中国是人情社会,送礼已经近乎明规则。不少家长也习惯节假日给老师送礼,想着老师能对自己家孩子多关照一点。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如果办什么事情不送礼的话,就心里没底,所以给老师送礼非常普遍。但萌芽在采访中发现,正规管理的幼儿园都是反对给老师送礼的。

  一名曾在幼儿园工作5年的老师匿名接受采访时,举了一个自己简直要“冤屈死”的例子。“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特别正直,每个孩子都用心照顾,有家长送礼我回绝了,并且明确告诉他照顾好孩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放心我会照顾好孩子。结果家长却因为我不收礼,心里觉得不放心,直接让孩子转!学!了!”

  主动配合,积极沟通,

  让我们一起合作带好娃

  幼师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老师要教所有课程,管一堆孩子,忙活一天早就精疲力竭了。如果还有家长们在一些小细节,比如孩子喝了几次水、被蚊子咬个包等问题上纠结、挑刺、找茬,甚至一言不合就要闹到校长、园长那里去。

  有的家长认为交了钱,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交给幼儿园了,当起了“甩手爹妈”。但老师不能从家长那里获得孩子更多信息,怎么带好孩子呢?只有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良好,才能共同推进孩子的教育发展。不然真的会出现“5+2=0”现象,比如好多老师苦恼,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吃的好好的,周末回到家里,家长还是喂饭,相当于之前在幼儿园的训练就白做了。

  做过多年幼儿园老师匿名接受采访时说,“幼儿园就是利用专业知识观察孩子、制定解决方案,和家长一起共同教育孩子!”所以,不做熊家长,还是得跟老师多配合,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有问题多沟通,不要一言不合就找领导,大家都是凡人,互相理解,共同完成把娃带好的任务,才能合作愉快嘛。

  如何做个老师喜欢的家长楷模?

  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入园前先带孩子了解幼儿园日常作息,最好能保持一致,比如午觉时间,以免该睡得时候睡不着,该起的时候起不来;提前锻炼孩子吃饭,穿衣等基本自理能力……家长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孩子会更容易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习惯养成上同老师保持一致

  @BlingBling三顺: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做到的,在家也能做到。比如,有些孩子在家从没自己穿过鞋子,自从上了幼儿园,老师告诉家长孩子自己穿鞋子,家长都觉得惊讶,但回到家还是家长帮助完成,这样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多跟老师沟通交流

  幼儿园会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部分工作,比如做孩子的成长记录手册、家园联系册等。很多家长只是敷衍了事,寥寥几字,有的家长会写“感谢老师辛勤教导,认真栽培”这种鼓励的话,一次还无所谓,次次家园联系册的反馈都是这一句,老师很难从家长这里得到足够沟通反馈信息。

  不要“恐怖化”幼儿园

  如@枪与玫瑰 老师所言,家长们不要总是跟孩子强调吃不饱饭要告诉老师呀,别人欺负你了要告诉老师呀,想尿尿了要告诉老师呀……家长反复强调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暗示,孩子会想,“哦,原来幼儿园是吃不饱饭的?是会被人欺负的?是不让尿尿的?”

  正面引导孩子之间的争端

  在幼儿园中孩子之间难免会起争端,在孩子犯错时家长能引导正面承担责任,积极改正;而非揪住一点不放,吹毛求疵。

  最重要的,认可并尊重老师的工作

  幼儿园工作本身既繁杂又辛苦,就拿睡觉来说,有时候哄自己一个娃睡觉,就让爸爸妈妈很头疼了,幼儿园老师是面对几十个孩子,工作量可想而知。幼儿园老师工作辛苦,待遇不是很高,愿意选择幼儿园老师作为职业的,本身都是喜欢孩子,愿意跟孩子在一起的,所以,能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