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你是否也在烦恼这个问题,身为家长你会怎么办?
观点1 “打回去”
我家小孩也遇到过这样的小男生,班级里不少孩子都怕这个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的男孩子,老师找家长聊了好几次都解决不了问题。
孩子爸给他三个字的答复:“打回去!”我补充了一下:“当然,不要打头和眼睛”。于是我孩子在他动手的时候打回去了,用手打,用脚踢。渐渐的别的小朋友也敢还手了,他们从一直被欺凌的状态变成势均力敌的状态。一直欺负小朋友的小霸王终于收敛了,后来他们处的还不错!
学校就是小社会,被欺负了就要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之道,把孩子教成小绵羊对他没什么好处,一个人当勇士也没什么好处。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强而有力的生存之道。
我反对家长给孩子换学校的做法,不能用回避来解决问题,如果下一个幼儿园依然有这样的人怎么办?在家长看不见的地方被欺负了,怎么办?
我并不是让你教会孩子暴力,但有时候暴力能解决文明解决不了的问题。
观点2 “用爱化解”
化解暴力的,并不是暴力和防御,而是爱啊。
即使是一个坏人,遇到纯洁的爱与尊重,都会感激的吧。
更何况,他只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他无法清晰的表达,周围同学和家长对他的种种防御,他说不出,但可以感受到。有暴力倾向的孩子,自己的内心也很难过的。
我们让宝贝送礼物给有暴力的孩子。不用很贵,一块巧克力或者一个奇趣蛋就够了,最好多送几次。
你也可以建议老师多抱抱那个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有勇气抱他,当然更好。
小孩子很敏感的,他在一个环境中感受到爱和尊重,就会回馈以爱和尊重。
请你,一定一定,不要讨厌他!
大部分家长“教育孩子还击”,无非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不会自我保护,受到伤害或是懦弱成性。
无论幼儿园还是家长,我们都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上。家长们需要相互信任,配合老师,尤其是小班、中班孩子,提醒他们:
被打了,被咬了,找老师帮助!
家园合作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四步法
1 先期警告
勇敢地说出:“你再这样做,以后我就不再和你玩了。”
教孩子学会遇到类似问题时不退缩,并尝试如何避免肢体冲突,仅用语言就解决问题。
2 绝不先动手
谁第一个动手就是错误的。
绝不先手的原则可以让孩子站在舆论与道德的优势位置,避免后续家长之间、家园之间的冲突。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无论是老师、社群还是法院,对于自我防卫永远是秉持宽容态度的,同时这也是一个磨练孩子韧性和耐力的绝佳机会。
3 自我防卫
比如把先动手打人的人推开,只推开即可,不做有危险性、攻击性的动作。
即便真的产生了肢体冲突,孩子的目标也不是要“把架打赢”,而只是简单地保护自己,同时不给对方造成潜在的伤害。
4 寻求帮助
抓住一切机会,寻求成人的帮助与调解,这是最有效的处理手段与方式,也是最正确的解决方案。
家长、老师不要将寻求保护的孩子归类为“爱打小报告”或“软弱”的孩子,当他们来寻求帮助时,共同回忆、用语言叙述事情原委,一步步启发幼儿自己找出问题的结症,并得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对于中大班孩子,思考“如何通过避免武力冲突,更好地解决当下问题”正式提升社交技能的机会,如果能做到“与同伴友好相处,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无疑是人生赢家!
从长远来看,幼儿通过这样的事件历练,在以后遇到自我权利受到侵犯时,往往能冷静下来,想到更好、更周全的解决办法,而非直接使用暴力。
(供稿:郭彤洋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