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1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莱州市平里店镇托幼办 郑永平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当中,只有与依恋对象形成紧密而又亲近联系的幼儿才能顺利存活到成年。科学健康的依恋关系可以给婴幼儿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那作为父母如何才能给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
首先父母要明确孩子的需要,并以适当的行为予以满足。婴幼儿在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有焦虑和哭闹行为,作为父母要准确判断孩子是因为什么而哭闹。婴幼儿对于安全感的需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物质方面,一是精神方面。婴儿在物质方面的需要一般是因为饿了、渴了、冷了或热了,当身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他们就会用哭闹来告知成人。而幼儿期的孩子有时哭闹也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或者为了想得到某件东西,在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而产生哭闹。婴幼儿在精神方面的需要一般是对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人的依恋,当被依恋人离开的时候,婴儿会出现极端的行为和情绪,大声哭闹,挥舞他们的四肢,试图抓紧或者寻找。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抵抗父母的离开,我们称这种反应为分离焦虑。分离焦虑在幼儿刚刚入园时也表现得特别强烈,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精神断奶期”。
其次要准确予以回应。在明确婴幼儿的需要之后,作为父母就要对于孩子的需要予以准确的回应,比如,如果婴幼儿是因为基本物质需要没得到满足而哭闹,这时,作为家长就要给予物质上的满足,比如给孩子喂奶、喂水、喂饭或者增减衣服、换尿布等等,给他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满足他的基本生理需要。在精神方面,则需要父母多多陪伴孩子,尽可能地多和孩子交流,以微笑的面容,轻声细语地交流和轻柔的抚触,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对安全的满足。
再次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于孩子安全感和依恋感的满足,作为父母要注意方式方法,并不是说对于孩子所有的要求都必须满足,有时孩子的要求并不合理,比如,有的婴儿习惯让人抱着,一放下就哭闹不止。但成人长期的拥抱对婴儿骨骼的成长是弊大于利,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用新奇的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用语言交流和轻轻抚触等方式,令婴儿的情绪安定下来,逐渐适应自己躺着玩耍。再如有的幼儿家里已经有了很多玩具,但是一走进商场就挪不动腿,向爸爸妈妈要这要那,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大哭大闹。对于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要正确对待,切不可姑息迁就,造成溺爱。另外建立安全性的依恋,并不仅仅是关注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更重要的理解孩子,懂得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孩子需要依恋,也需要亲人对他们的呵护和关爱,早期依恋的形成他们对于将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婴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也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