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7-22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每个家长都有护子心切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少走些自己当年所走的弯路,可是回想下自己小时候,是不是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教导孩子的,可是你不还是照样走自己的路?所以不要剥夺孩子走弯路的权利,对漫长的人生而言,那条弯路上的风景,也许更美。
在美国参加家庭聚会聊到孩子,经常听到的理论是:“医生的儿子不见得就是医生。”“球王的儿子肯定不是球王。”里根年轻的时候是演员,小布什年轻的时候是个吸毒、玩摇滚的浪荡子,如果他们的父母费心心思、用尽手段,把他们强行“掰回正路”,也许就没有此后的总统先生了。
让孩子走弯路的真理是,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冥冥之中,所有的选择串在一起,成了一条弯弯曲曲却顺理成章的道路。如果家长横插一杠子,路就断了,没有逻辑关联了。不让孩子走弯路,留给孩子的也不会是直路,而是破碎的路,那将是孩子一辈子要面对的茫然和被动。其实,只要能自由选择,就是幸福的,哪怕是一条曲折的路。
弯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是最重要的,沿途的风景自己品味才是深刻在自己身上的一部分。让孩子直面自己选择的路,就算选错了、走错了,她也会收获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哪怕有一天把她放到森林里,她也有可能自己找对路出来。反之,一直给孩子安排阳光大道的家长,却斩断了孩子选择的能力和直面弯路的勇气。其实,弯路不见得就弯,直路不见得就直,得看走的人的心境和心态。
行走在弯路,发觉沿途的累与苦,警醒处,痛改前非。李白幼年读书,见经史书籍深奥、难懂,便逃学闲逛,东瞧瞧,西看看。无意间发现一位老奶奶正在用一个很粗大的铁杵磨针。李白百思不得其解,老奶奶告诉他:“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受了老奶奶启发后的李白,便重回学堂,发奋读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李白从“铁杵磨成针”中反省自我,痛改前非。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成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诗仙”。年轻难免走弯路,只要我们及时回头,同样也能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
不管怎样,家长都会陪着孩子,只要孩子走过弯路,还记得回家的路就好,亲情在,一切都可以解决。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过她家的孩子上三年级,作文总是不会写,她很着急,听其他家长都给孩子报辅导班,并且成效挺好。我那位朋友就估摸着也给孩子报个作文班,在其他家长的推荐下,她也给孩子报了个三思作文的辅导班。但是孩子很排斥,他认为自己的自由被侵占了,所以基本都以逃课才表示他的决心,以至于他对作文更加厌恶,作文成绩每况愈下。后来,他的行为被我朋友得知,一气之下不再管孩子,伤心至极。孩子其实已经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他只不过是不甘心被人管教,尤其是不跟自己商量就做主的事。当两者都冷静下来后,孩子自然而然就主动去上课了,作文成绩自然也就上来了,不过我朋友倒是改变看法了,不管有时候比管得到的效果更好。是呀,不走点弯路,怎么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
走弯路,才是人生的常态,我们没有权力去阻止孩子走弯路,但是我们有能力站在弯路的尽头,等着他,用自己的爱去抚慰他,让他有勇气去选择正确的路,让他得到教训之后还能觉得自己很幸运、很幸福。没有不走弯路的人生,就像没有不跌倒就长大的孩子,在孩子跌倒的时候等他站起来,给他继续行走的鼓励和信心,这才是家长应该且需要做的。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