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园长,你还在为升班换老师头疼吗?

时间:2016-07-1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你们听说了没?这学期孩子要换老师了啊。

  我知道,原来的张老师要回家生孩子,换了一个陈老师。

  也不知道这个陈老师怎么样,张老师特别细心,把我们朋朋照顾的可好了!

  可不是么,我们从小班就是张老师带的,对家长和孩子都比较熟悉,这一换老师,又要重新适应。

  对啊,我家孩子特别喜欢张老师,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受的了……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现在只希望新老师对孩子好、真心爱孩子就行了。

  换老师,是幼儿园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换老师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从幼儿的发展特征和教师的教育特点考虑;有时候,是出于教师个人的身体或家庭因素;还有时候,是园长也无法避免的一纸辞呈。

  与其他工作单位一样,幼儿园也免不了出现人事调动。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家长难免会对换老师所产生的影响感到担忧,会对新教师的业务水平产生怀疑。教师一旦处理不好,便会出现家园纠纷,家长们一面与新教师争执不休,一面向园长要求换回原来的老师。

  幼儿的情绪受到影响,园长也很是苦恼。因此,愿意接他人班的教师更少了。

  如何让家长尽快信任新老师,配合新老师一起做好接班后的工作呢?这就需要接班教师摆正心态,多做准备,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让家长们放下心防、接纳自己。

  对此,园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给接班教师一些帮助,鼓励她们做好本职工作、接受新的挑战。

  负责

  印象分

  要想家长信任新教师,第一印象很重要。

  幼儿园换老师一般发生在学期交替时,由于中、大班幼儿和小、托班幼儿的发育特点不同,幼儿园会在升班时对教师安排进行调整,也避免了学期中换老师对幼儿日常活动的影响。因此,接班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对幼儿进行家访。

  提前家访既有利于教师介绍自己,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及其家庭。

  首先,教师在家访中有充足的时间做详细的自我介绍。如果在开学时进行介绍,则可能会出现时间仓促、介绍不清、甚至怠慢家长的情况,容易让家长产生“新老师不靠谱”的印象。

  其次,教师可以在家访中熟悉幼儿及其家庭。接班教师可以用相机拍下幼儿和家长的合影,回去后对应名字尽快记熟,争取在开学第一天就叫对幼儿的名字并认出他们的家长。家长看到教师的用心,知道教师在接班这件事上下了功夫,自然会对教师产生好感。

  主动

  促了解

  在得知换教师后,许多家长会像上文那样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讨论新教师是什么样的。如果教师迟迟没有组织他们互动,这种猜测就会不断扩大,甚至向负面方向发展。

  为了避免“猜疑”的出现,新教师一定要尽早与家长正面接触,不要留给家长猜测的空间,主动向家长介绍情况、展示自己。

  如果是因为升班而换的新老师,可以在开学初期就组织家长会或座谈会,告知家长换老师的原因和幼儿本阶段的发育特点,让家长明白教师改变教育策略是顺应幼儿成长的需要,而不是因为新教师不如前任教师细心。如,对于托班升小班的幼儿,教师不再代替包办一切,改为鼓励他们自己完成,这并非是老师偷懒,而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如果是由于原教师的个人原因而换的新老师,则更应该积极主动的接触家长、向家长展示自己的特长。通常,当家长们处于换老师的情绪调整中时,是无法马上看到新老师的优点的。若此时新教师又过于“文静”,不主动展示自己的优势,则会坚定了家长们“这个老师没有原来老师好”的念头。新教师还没来得及发挥专长,就已经为家长们所排斥了。

  细心

  显优势

  接班教师要想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最根本的还是要赢得幼儿的信任。如果幼儿表现出对教师的喜欢,家长又怎么会不认可呢?

  新教师在接班时,要尽量挖掘每个幼儿的优点。同时教师要注意,不要总是表扬几个幼儿,要全面的发现每个幼儿的长处,否则会让其他家长产生“新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不会好好照顾我的孩子”的印象。即便是那些在前任教师眼中的“调皮鬼”“闯祸精”,新教师也要认可他们的优点,帮他们树立信心,让家长觉得还是换老师好。

  当家长问“我的孩子怎么样”时,接班教师要给自己一个观察的时间,不要“不懂装懂”,还未了解透彻就断然下结论。此时,新教师可以表示自己还在观察,等完全了解后会再邀请家长做交流。这样既表现出了教师的认真细心,又彰显了诚意。与家长谈话交流时,教师也要先从表扬开始,慢慢渗透的征询家长的意见。如果直接从幼儿的不足切入,许多家长会难以接受,进而对新教师产生反感。

  热情

  有态度

  园长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换了教师的班级家长来表达对新老师的不满,原因并非是教师业务水平不好或是对幼儿不好,仅仅是因为这个新来的老师不苟言笑。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无理取闹,却偏偏是影响家长印象的关键一点。

  家长们对新教师不熟悉,就只能从新教师的一举一动中“窥探”端倪,如果新教师给家长的感觉是冷漠的、疏远的,那么家长自然会认为教师对幼儿也很冷淡,又怎么会相信教师会爱孩子、照顾好孩子呢?

  因此,除了展示专业水平,接班教师还要将自己的热情外化,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爱这份工作、爱孩子的。教师可以在家长来接送幼儿时主动问好,面对家长的疑惑时热情解答,在进行工作的同时兼顾到家长的情感需求,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

  耐心

  善理解

  家长对教师的接纳是一个过程,有些家长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都不能适应换了新教师,接送幼儿时也会口误。对此,教师不必过分敏感,要理解家长对前任教师的留恋。

  更换教师的初期,有些家长会打听原教师的情况,询问“她为什么不教这个班了?”“她以后还回来吗?”对此,接班教师不要感到不耐烦,要耐心的为他们解答,对于他们对前任教师的夸奖和给自己的意见也要认真倾听。

  也有些家长会在口头上将两位教师作比较,说一些“原来的老师都会如何如何”的话,新教师一定不要生气,只需客气的做一个澄清就好。时间长了,家长们适应、了解了新教师,自然就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

  信心

  强后盾

  接他人班的教师会面临许多工作上的难点,这时,园长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园长要做好接班教师的精神支柱和强力后盾,让教师能够放心的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在更换教师的第一天,园长可以到班级里将新教师介绍给家长,表扬新教师的优点并表明自己对她的信任,希望家长们也能多多支持新教师的工作。这样一来,园长不仅给予了新教师精神上的认可,也安抚了家长们因为换教师而感到的不安。家长听了园长的话,愿意给新教师多一些信任;教师听了园长的话,对自己的工作也多了份信心。

  如果有可能的话,园长也可以在前任教师离开之前,安排她和接任教师共同带班,等到幼儿适应之后再让新教师完全接手。由老教师将新教师介绍给幼儿和家长,会更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可。

  接他人班的教师自然是辛苦的,因为要面对不熟悉的幼儿和不信任的家长。但只要园长能够帮助她们调整心态、做足准备,新教师也一定会为家长们所接纳,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供稿:郭彤洋   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