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6-2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6月23日14时30分许,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部分地区突发龙卷风冰雹严重灾害,一家幼儿园被掀翻第三层屋顶,里面正在上课的120名儿童却仅有7人受伤。因为事发时6名老师用自己身体堵住教室大门,护住了班上的孩子。6名教师均受伤,有的满脸是血…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为幼儿园老师点赞!!
老师在这扇破损的木门后面,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孩子们。
如何防御龙卷风?
人群应立刻离开危险房屋、活动场所或其他简易临时住处,到附近比较坚固的房屋内躲避。如在汽车中,应及时离开,到低洼地躲避,因为汽车本身没有防御龙卷风的能力,一旦汽车和人同时被龙卷风卷起,危害更大。
另外,应迅速朝着龙卷风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跑动,伏于低洼地面、沟渠等,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或者发生触电事故。
目前,躲避龙卷风最为安全的地方就是位于地下的空间或场所(如地铁或者地下室),地面上所有建筑物此时都不是最安全躲避的场所。
幼儿园如何预防与应对自然灾害?
排查安全隐患,提高校舍等基础设施的防灾、抗灾性能
幼儿园预防自然灾害,首先要提高校舍等基础设施的防灾、抗灾性能。为此,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幼儿园在选址的时候,应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作为校址。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要由专业部门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估,避免在灾害高危地区新建校舍。
其二,在校舍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关于防灾、抗灾的国家标准。
其三,对于已经建成的幼儿园,应当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检查校址自然地质环境、抗震性能、防雷设施及校舍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发现所在校址存在着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基础沉陷、地质断层等自然灾害隐患的,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增强幼儿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于存在较大的自然灾害隐患且无法消除的,应当将幼儿园迁移或在灾害易发季节将幼儿转移到安全场所上课。
做好幼儿园自然灾害的预警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应当加强同气象、水利、海洋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接收制度和监控制度,建立健全联动和协同应对自然灾害机制。幼儿园平时应当认真关注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等信息,并安排专人负责信息的接收和监控。接收、监控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之后,幼儿园一方面应当及时将信息传达给教师、幼儿及其家长,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安全;另一方面应当根据灾害的相关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必要时幼儿园应当根据上级要求或自行调整上课时间、停课、将幼儿转移到安全场所上课等,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对在园幼儿进行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教育与演习
对幼儿进行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幼儿园应当通过开展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和演练,让幼儿了解本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学习躲避自然灾害所引发的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求助以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建立幼儿园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机制
为了建立健全幼儿园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处置行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最大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中幼儿园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各个幼儿园应当按照规定制定本园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本园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机制。
根据教育部编制的《教育系统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幼儿园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案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应急处置工作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幼儿园应设立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2、预警预防。
幼儿园应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演练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
3、灾情报告。
发生灾情后,幼儿园应立即(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的半小时)通过电话或其他快速通信方式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全面,不得主观臆断,不得缓报、漏报、瞒报、谎报。自然灾害发生后,幼儿园应当根据灾害事件的不同级别情况采取相应的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措施。
4、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问内恢复幼儿园的正常秩序。
5、应急保障。
幼儿园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保障工作:信息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人员保障、宣传、培训和演练保障。
(供稿:郭彤洋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