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俞敏洪 :孩子有没有出息,就看父母是否培养了这3种能力!

时间:2016-06-2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我父亲是一个当地架大梁的木工,农村当时造一个房子不容易,我父亲架大梁属于当地的一流水平,方圆十里地谁家造房子都请我父亲,那是荣耀。我父亲知道谁家比较有钱,谁家比较没钱。穷人家请他架梁,我父亲一分钱不拿。所以我父亲那种帮助穷人的心态,一直在我心底里落下了根。

  —— 俞敏洪

  面对当下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兴趣的问题,俞敏洪认为,很多问题出在家长。他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当今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亲子陪伴、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呼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给孩子自由的成长天空。

  反思现今家庭教育现状

  孩子的成功,跟知识水平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本人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老大是女儿,现在大三,在美国学习;我儿子初二,正是让我焦头烂额的年龄。我想说自己做父亲其实不合格,原因是我在孩子身上所花的时间并不是太多,而我太太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我不认可她的教育方法,所以为孩子的事情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有很多的分歧。孩子在我们不同的教育观点中逐渐地长大,以我个人感受来说,我觉得父母其实很难当,但其实又很好当。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但是把我培养成为北大的学生。所以说培育孩子的成功跟知识水平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发现不少家庭条件特别好,文化水平很高的父母却把孩子培养的出现各种状况的情景。通过我接触的朋友及孩子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是,政府部门领导的孩子成功的非常多。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再去调查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政府领导的孩子从小的教育资源是当地最好的。

  这个大家觉得心里特别不公平,就我家乡而言,在农村从村长以上到乡里的干部,再到市里的领导,他们孩子中间90%以上的家庭都是在当地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读书。我们都知道,孩子们本身从脾气、性格、智商上没有太多差别。只要我们孩子能够进学校读书,并且考试及格,智商就算是合格的,所以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件事情就变得非常重要。

  但是我后来发现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政府领导夫妻两个一般来说文化水平都还不错,而且由于是在政府部门工作,所以对脾气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克制能力,所以这些政府领导的家庭一般对孩子的教育就不那么情绪化,由于不那么情绪化,能保持孩子相对个性稳定的成长。

  教育最不好的家庭就是暴发户家庭,为什么暴发户家庭教育孩子会不好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一,暴发户本身家庭的价值观念常常是不正确的,比如说暴发户本身一般都非常看中钱、社会地位、炫耀等等这样的东西,因为之所以是暴发户,就是因为他原来没钱,突然变得有钱了,不止山西煤老板,有钱以后开始炫耀自己的钱,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有样学样。

  据我调查,许多国人出国以后的奢侈行为和不良举止,包括开车撞人及吸毒等情况,不少是来自于暴发户家庭,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规矩和习惯,没有良好的价值观所导致的。

  重视孩子逆商、情商的培养

  学习能力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抗打击能力

  我的逆商和情商能力,加之通过自己勤奋弥补智商的不足,最后成就了我今天的事业。

  情商的最高境界是由家庭传递的。父母对孩子传递情商和逆商,比传递任何东西都要重要。我的情商能力来自我父母,我父亲是一个当地架大梁的木工,农村当时造一个房子不容易,我父亲架大梁属于当地的一流水平,方圆十里地谁家造房子都请我父亲,那是荣耀。我父亲知道谁家比较有钱,谁家比较没钱。穷人家请他架梁,我父亲一分钱不拿。所以我父亲那种帮助穷人的心态,一直在我心底里落下了根。

  我母亲当年是妇女队长,人特别善良。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年下雷雨,我自己家和隔壁家都晒着稻谷,隔壁家没有人,我们就先把隔壁家的稻谷收完,大雨就来了。我问母亲为什么不先收自己家的,母亲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一直影响我,家庭成长的氛围对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

  上学的时候,智商高的孩子学习相对比较容易。我在小时候就感觉到特别绝望,因为我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时候就发现有些同学,尽管都是农村孩子,都没有家庭背景,我就被我周围的同学弄得半死不活,尤其在数学上面。数学是最容易测试一个人智商的,大家可能都不相信,我的数学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就没怎么及格过。我之所以选择外语考试就是因为当年的外语考试不用考数学,所以到最后考试的一年,我的数学只考了4分但仍进了北大,是因为数学不算作总分。

  所以我想再说一次,智商的高度在初中、高中,甚至小学成绩的好坏都决定不了这个孩子的一辈子,它只能决定这个孩子的一段时间。平均起来北大、清华学生的智商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在北大的五年极其痛苦。因为进了北大以后,发现就我一个人是高考三年考进北大,我的同学几乎都是应届生。大学五年中,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是排到全班的中游水平,感觉没有任何希望。我是学习极其认真的那种人,我大三的时候因为学习太刻苦得了肺结核,要知道得肺结核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过分劳累,二是过分郁闷。

  我也想告诉各位家长,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就没有别的吗? 大学毕业以后进了社会,学习能力尽管依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抗打击能力。情商、智商和逆商三个商数能力都很重要,我们常常把情商理解为八面玲珑,人前说人话,但真正的情商是赢得别人信任的能力。当你走到别人面前,别人对你表示出巨大的信任,愿意跟你合作,愿意帮助你,说明你是情商很高。

  后来我发现,智商是可以用勤奋来弥补的,只要你比别人更加勤奋,就可以赶得上。我在北大读到第五年的时候,英语水平并不好,但周围同学大多进入工作状态没时间学习了,我却始终保持学习状态,所以最后我的英语水平追上了,知识水平也追上了。

  认定失败有的时候不是一件坏事,往往在失败的背后给你种下了一个未来取得更大成功的基础,包括我在生命中最大的失败,就是我出国。第一年,我没有拿到奖学金,第二年、第三年都没有拿到,美国不给你奖学金你是不能出去的,美国的学费通常3万美元。第三年美国大学给了我两万奖学金的时候我很兴奋,但最后一句话弄得我浑身冰凉,剩下一万美元你自己出,当时我不可能弄到的,那个时候一万美元把我憋死了,所以最后出国就完全没有希望。

  我要是没钱就出不了国,而我的同学他们已经全部到了美国,而且在美国的名牌大学读书,那种绝望还是比较痛苦的。最后我就发现自己四顾惘然,没钱没房,什么都没有,在这个情况之下我开始做新东方,然后一心一意把它做成了一个上市公司。

  爱上学习的秘籍 勤奋读书不懈怠

  生活小处立“规矩” 持之以恒重管理

  有人问我从小到大怎么能够喜欢学习呢? 是天生喜欢学习吗?这不是天生的。我们村上小孩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就我考上了,原因什么呢?因为我从小喜欢读书。大家都问你父母都不认字,为什么你喜欢读书呢?跟我母亲对我的期望有关系。我三四岁的时候,母亲说你长大以后要当个先生。在我母亲心目中当农民太辛苦了,所以希望我变成一个白面书生,不用干农活,还能拿上公粮。

  母亲不认字,为了让我当先生,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你要读书。所以从小到大母亲基本从来不给我买任何玩具,只买书。四五岁开始给我买连环漫画,四五年级买文字书,二年级的时候家里就有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书了。

  起初年纪小的时候不识字,就由姐姐读给我听,到六年级时已经可以读《水浒传》了,家教的影响就在这儿。尽管我父母没用他们自己读书的行为来影响我,但是我读书的时候他们每一次都鼓励我。只要我开始读书,家务事就可以放到一边去。当初为了躲避家务事,就会假装读书,一假装读书,就真的读进去了。所以你会发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如果合理,并且还给予鼓励的话,这个孩子会沿着要求成长。所以你就明白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多大。

  成功的家长有两大要素,第一就是面对孩子的成长一定要永远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保持给孩子正能量的状态。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真的做起来不那么容易。

  现在家长和老师平时说话的语言,自己可以反省一下有多少是负能量的?我发现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长说话一直都是负能量的。平时的口头禅“你怎么不赶快完成家庭作业?”“你这个不好,你那个不行”。你对孩子传递不良情绪,最后孩子也积累起各种负能量,以及畏首畏尾的情绪,对困难不愿意去克服。

  所以保持对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和交流,不断保持正能量,任何时候给他鼓励说起来容易,但是一不小心潜移默化中就会犯错误。当你发现孩子跟你交流不畅的时候,孩子跟你对着干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原因。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事不愿意跟父母讲,中国父母从来没有养成跟孩子平起平坐,跟孩子平等交往的习惯。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彻底斩断了跟你的交流,他无处发泄,除了逆反还有什么呢?所以中国孩子的逆反现象比美国多出很多倍。

  第二大要素是什么?从小到大给孩子制定永不可违背的合情合理的规矩。如果不合情合理孩子一定会反对。对孩子定规矩要知道这个规矩必须要能够坚持,不能高兴起来孩子什么都能做,不高兴,孩子做什么都不行。

  我觉得当家长真的不难,第一,心平气和的脾气非常重要,要传递正能量,总是鼓励孩子;第二,给孩子设立一些行为规矩规范,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第三,要培养孩子学习和读书的热情与精神;第四,要培养孩子的情商和逆商,让孩子有能够善意跟人相处,保持自己阳光灿烂个性的能力。

(供稿:郭彤洋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