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6-1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1、幼儿生气就打老师要怎么办?
我在大班,有个幼儿脾气很不好遇到事情就生气,生气时和他沟通都不会听,每次生气时就瞪大眼睛、手握拳还会打小朋友很久都不消气的。要是老师过去了解情况时他就拳打脚踢着老师,说什么也不听,他的家庭老师说是在家被家长宠坏了,我应如何与家长沟通好呢?要怎样让家长配合老师改进他的不良问题呢?
(1)从他的行为可以知道,如果个别幼儿的语言、动作发展得还不完善,特别是一些语言发展较晚的儿童,由于语言的发展晚于动作和心理的发展,导致行为上的问题较多,有时一句话还没说出来,手已经上去抢了或是打了。正是由于思维与动作发展的矛盾,再加上不恰当教育方法,造成了儿童出现了外在的种种不良表现,这是孩子发展的自然阶段。但自然不一定是必然,如果在这时能够孩子进行有关的儿童社会化课程方面的训练,就可以减少缓解儿童的心理矛盾。为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奠定了基础。
(2)从现代教育观念上看,社会技能的培养是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的教育观念与以往有了质的不同。以往在教育上,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更没有意识到社会技能在人成长中的作用。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而儿童社会化技能训练,对掊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十分必要的。
2、怎么与家长沟通?
我在大班,有个幼儿脾气很不好遇到事情就生气,生气时和他沟通都不会听,每次生气时就瞪大眼睛、手握拳还会打小朋友很久都不消气的。要是老师过去了解情况时他就拳打脚踢着老师,说什么也不听,他的家庭老师说是在家被家长宠坏了,我应如何与家长沟通好呢?要怎样让家长配合老师改进他的不良问题呢?
回复1:
1、家长是仅仅很生气要你们作解释吗?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比如医药费的报销等等。如果有后者的要求,则问题的处理可能会比较复杂。
2、这事情原班老师或园长知道吗?如果原班老师不知道,你一定要将此事如实向她回报,并征询她具体的处理办法。如果家长有提出要医药费的报销等问题,那么,相信你们原班老师应该会将此事向园长回报,并请示具体处理意见。
3、如果仅仅是生气而已,我想你们首先要态度诚恳地向家长道歉,然后再如实将事故的全过程讲给家长听,在讲(解释)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反应。解释完后,不管家长接受与否,我想你们都应该定期去家里探望一下小朋友,记得可以顺便带一些水果,或买一些简单有趣的玩具给小朋友(一次就可以了),去看小朋友时要注意跟小朋友讲讲最近幼儿园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老师讲了什么故事了等等,记得家访时邀一下同学一起前往。
回复 2:
作为家长,生气是很正常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平平安安的。幼儿年龄小,安全问题很重要。作为幼儿园老师,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必然的。现在的问题是,事故已经发生了,就必须对家长有一个交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和本班的老师一起去,带点礼物,做一下安抚工作,首先要对发生的事表示遗憾,其次,要让家长觉得幼儿园对自己的孩子的关爱,以祢补自己内心的伤痛。
3、他总是头低低不爱说话怎么办
我是带小班的。我们有个男孩子很大个,他无论面对家人还是我们,都是低着头不说话,问他从不摇头也不点头,经常头低着头不敢看人。连自理这方面也是没有意识的;好象很呆是的。不去帮他、提醒他。他永远都不会自己先动手做任何事情。已经入园那么久了。还是那样。叫他把头抬起来,他抬头看了下,还是一样又低下去。对于这种情况做于老师的我们任何解决好
這個孩子的行為要改變的話,需要老師和家長配合。他低頭不愛說話并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形成的。孩子很容易受暗示,我們與他談話時,一定不能提低頭和不說話這倆件事。這與我們平常說:你碰見阿姨要打招呼一樣,第一次他不說,第二次還不說,你就會不經意把他不愛說話這頂帽子扣在他頭上,他也便覺得自己就是不愛說話,當然也學不會與人打招呼的技能。因此,與他說話時,不要說你把頭抬起來,而應采用多表揚、多鼓勵的方式,讓他對自己有信心,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樣能減輕他的心理壓力。
4、怎样更好地抚平家长的恐慌?
老师您好:最近一段时间流行手足口病,我们幼儿园有小孩被感染,我们就马上停课大消毒.同时,也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交代了事情的原因.也很多家长都能体谅.但是有时会接到一些家长电话,说:担心再让孩子来幼儿园会不会怎样?有的还甚至说想退学.面对这些家长,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做让家长们能安心地让孩子来幼儿园呢?
家长的担心是很正常的,毕竟现在只有一个独生子女,我们老师能够做的是尽量做好我们份内的工作,并把我们采取的措施告诉家长,以便让家长放心。如做好消毒工作、把好孩子的入园关、做好卫生宣传工作等。当然,有的家长暂时不想送孩子入园,也可以允许和理解。
5、这样的小孩要用什么样的办法让他融入活动中
有一次.我们班的老师在上舞蹈课~,我们班一个小朋友都不参加,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跟着一起学呢?
他说:我才不喜欢做这种事呢.好几次他都是这么说.还有一次在学练操,他也是说:我才不要做这种无聊的事呢?
要用什么办法他能融入活动呢?
这一现象说明孩子不喜欢上舞蹈课。每个孩子都有喜欢或不喜欢的活动,这是正常的现象。要让孩子从不喜欢到喜欢,需要一个过程。开始时,老师可以允许他不参加,可以让他在旁边看,当他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很高兴地玩游戏,而自己又无事可做时,或许就会想参加了。当然,更重要的是老师应了解他不喜欢的原因,想办法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如教会他的技能(也许他因技能差,怕跳不好而遭小朋友笑)、对他的进步进行鼓励、让他体验到活动的乐趣、通过讨论让他知道应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的道理、通过讲故事让幼儿明白不参与集体活动所带来的种种不利,等等。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