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1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经常阅读妈妈博客的朋友们一定知道,还在明明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经常带着小朋友一起做家务,而如今已经三岁半了的明明,不但把做家务当做一种游戏,而且不怕累、不嫌脏的同时,小朋友的积极主动性还非常地高;很多时候,爸爸妈妈想偷懒,但都是迫于明明要求主动帮忙的压力,爸爸才不得不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而妈妈也不得不为全家煮一顿营养之餐。
【天生爱劳动】有很多妈妈说自己家的孩子不喜欢劳动,但妈妈想说的则是,小朋友天生都是爱劳动的,之所以变得懒惰,原因不在于小朋友,而在于妈妈自己。在明明还很小的时候,这种爱劳动的精神就有所表现,每天跟在妈妈身后,想帮忙做点事情,说心里话,很多时候,真的是越帮越乱、越帮越忙,妈妈也想对其叫停,但转念一想,妈妈因为图省事的叫停,只会挫伤小朋友劳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于是便积极地“配合”明明,请小朋友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然后妈妈再花时间和精力来善后。
【学习强烈期】一些时候,是明明主动要求帮妈妈做家务;但也有一些时候,是妈妈“使唤”明明帮忙,这倒不是妈妈不爱明明、不心疼明明,而是妈妈认为,三岁的小朋友正处于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期;而且从小朋友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个阶段正是喜欢做事情的时期,妈妈为何不投其所好地充分利用?鉴于此,妈妈每次都耐心地教给明明做事的方法,指导明明做好想做的事情,使得小朋友充分享受到“我会”、“我能”的喜悦和成就感;而不会因为顾虑安全或觉得麻烦就不让明明尝试,从而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适度提要求】对于明明做家务,妈妈也是按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提要求,并且努力避免揠苗助长的傻事,比如说,在炉灶上烧开水这样的事情,即使大胆地让明明做,出于安全的考虑,妈妈也不会对其完全放手,而是会站在一旁指导和监督。而对于一些超出三岁小朋友能力范围的事情,比如说清洁炉灶的油污,妈妈也不会请明明帮忙,担心因为能力有限做不到位而挫伤了明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对劳动产生抗拒和畏惧心理。
【表扬与鼓励】小朋友喜欢帮忙做家务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是需要爸爸妈妈不断强化的。在平日的生活中,妈妈不会单纯地将明明当作小劳动力来使唤,也不会将做家务当作惩罚明明的手段,更不会用物质或金钱来诱导明明帮忙做家务的欲望,而是通过表扬与鼓励的方式提高小朋友的积极主动性。对于明明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尊重,这样才能让小朋友从做家务中获得快乐,从而有效地强化和培养明明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