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当父母答应孩子要做什么时,千万别放鸽子

时间:2016-05-0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遵守诺言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民国时期有宋庆龄的“言必信,行必果”,的确,信用就像是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我们面对的孩子是那样的烂漫天真,在他们严重父母是最信任的人,而我们又经常会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既然是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就不应该存在欺骗,传授孩子言出必行的同时,首先让自己也是言出必行的人。最重要的是面对孩子一定要言出必行。

  古时候有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这则故事主要告诉我们许诺孩子的事情,不管是什么,都要及时的兑现,因为孩子的内心是纯净的,很容易被外界的物质熏陶抑或是熏染,假如父母许诺孩子的没有兑现,那么长久下去孩子就会认为这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方式,意识不到其中的错误,因为他的父母也这样,就会让孩子变成一个爱撒谎的人,也失掉了一个健康孩子应有的烂漫天真。

  隋朝有皇甫绩守信求责的故事: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外公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

  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这则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良好的教育能成就孩子一生的成功,正确的育儿观则能培养一个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也正是皇甫绩从小父母对他的教育严谨才会让他的内心没有被墨色浸染。试想,假如在这次惩罚的过程中真的应了外公的话因为年纪小而不被惩罚的话,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保不齐不会发生第二次这样的事情,而且我坚信他在以后的人生中不会有那么高的声望。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有很多,有的家长因为忙碌许诺给孩子回来去哪哪玩或者给带什么什么好吃的好玩具等等,但是回到家的时候依然已经把这些事忘得烟消云散,只是孩子还在兴致勃勃的等着妈妈回来兑现诺言。一看到妈妈已经忘记,孩子的小心脏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瞬间碎成一地。

  不仅仅是别人,有时候我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工作忙,常常以这个借口来哄牛牛,当我没有忘记,回来兑现了诺言的时候,看着牛牛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是那么的高兴;但是我忘记的时候,牛牛虽然没有说不高兴的话,但我能从他的脸上感觉到他的失落,当然我会马上向孩子道歉,孩子也会笑笑的原谅我。只是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他的心里是多么的难过,长久的下去真的会让孩子憋坏的。

  父母一定要尊重和孩子的约定,要求孩子做个说话算话的人,那么首先父母就先要是这样的人。如果完不成的,就不要轻易的对孩子许诺,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做不了的事情、完不成的工作千万不能为了充面子而随便向别人许诺。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