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0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最近很火的电视剧《欢乐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其中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刘涛扮演的角色——安迪。一个所谓高智商、高情商的女人。
从电视剧剧情可以看出她从小是孤儿,并且是在孤儿院度过的短暂童年,后来被领养到国外。养父养母待她视如己出,最重要的是她在美国的教育成就了她的人生。
高智商、高情商,有人也许会说只会出现在电视剧中,现实生活中哪里会有这么十全十美的人,而且也不可能会有这种教育。
的确,对孩子不尽心的父母确实不能将孩子培养的高智商、高情商,甚至只是觉得孩子只要成人就行,并不奢望孩子能有多大成就。这样的父母只会将孩子害的一无是处。
我想大多数父母对自己的儿女都想成龙成凤,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尽早的教育(各种的早教机构、早教器材等)也都是我们中国家长的一贯作风。那么教育也是要讲究顺序条理和方法的,一味的一股气的教育势必会让孩子适得其反引起叛逆之心。
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是一样的,因为教育无国界,更无好坏之分,唯独与之不同的是两地教育的方法,以及对孩子教育的起跑线。
所谓起跑线,就是赛跑时起跑的标志线;那么教育的起跑线,就是孩子该接受教育的年龄段。然而这种起跑线只存在于中国,在欧美国家没有起跑线这一说,所以我说教育的差距在于此。
在欧美,家长不管孩子多大都是接受新鲜事物的最佳时期,尽管只是刚出生的婴儿,父母也会想方设法的将外界的事物传授到婴儿的大脑之中,他们的早教,就是父母的撒手,父母放开束缚孩子的双手,孩子才会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无拘束的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是他们买着艰难的步伐,他们探索求知的大脑也永远没有休息的运动着。
国外有种教育从19世纪盛行至今,那就是蒙台梭利教育,这种教育理念现在在我们国内也是极其流行的,它的教育思想以及主张就是对孩子非常适合的教育方式。
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在他们的学校中应该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样的环境设置明显地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那么自由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灵魂。
所以说,蒙特梭利主张不要盲目限制儿童的自由行动,并为儿童准备一个他可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活动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能够支持孩子的自由探索与发展,在滋养孩子的好奇心,形成正向性格特质的同时,为其日后的学习赋予一个最基本的框架概念与基础。
和中国不同的是,他们没有给孩子要求更多的家庭作业,到了放学的时间,就是孩子自己的时间,该做什么完全由孩子自己支配,所以要求给孩子以极大的自由活动权。
对于作业,并不是拿着笔在本子上写着一遍又一遍的字迹,蒙台梭利的思想是试图让孩子通过作业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所谓作业,就是儿童根据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的一些活动,或者是感官练习,或者是算术练习,或者摆弄字母卡片,或者练习穿衣和脱衣动作等等。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及早进行教育(并不是到了该教育的年纪才开始,尽早的教育也可能是在孩子是婴儿期的时候就开始隐形的教育,那也是教育方式的一种),丰富儿童的经验,在科学上是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那么同时也丰富了孩子的认知能力。
安迪在工作中的冷静,以及处理事务的态度方式都是在生活中受特殊教育的原因。
这样教育的孩子,您会说他不成功吗?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