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4-27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朋友聚会,侧着耳朵往妈妈圈子里面听了那么几耳朵,听完以后我就有点儿生气了!
有一个妈妈在那边兴高采烈的讲,她家的孩子都是散养的,她最烦各种对孩子的束缚,所以给孩子绝对的自由,孩子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大人从来不去干预!还说,孩子因为在幼儿园总是和老师辩论,老师不喜欢她,所以干脆连幼儿园也不去了,姥姥在家里面带。对孩子绝对不施加任何压力,什么早教中心,钢琴、舞蹈咱都去试试,孩子高兴上咱就上,不高兴上了,交了钱咱也不稀罕去!
只要孩子开心就好,只有一个童年,要把最快乐的时光留给孩子!
那潜台词就是咱家不差钱儿,又有专人带,咱家的孩子就是公主,爱谁谁,你们都没有我对孩子好!
散养这个词真是坑爹呀!现在居然有人用散养来标榜良好的教育,难道孩子是走地鸡,散养下的蛋就自然就好吗!
未必如此!
关键在于尺度的把握!不能一概而论散养就好,管就不好!
咱们科学育儿讲究自由,听起来有点儿类似于散养的意思,可你别忘了咱们后面还有一个规则跟着哪!没有规则的自由其实是在坑害孩子呀!
还是以上面那个妈妈为例,咱们剖析一下。
第一,在幼儿园和老师辩论,这个话听起来好像挺不错的。一般幼儿园的孩子都非常听老师的话,更别提跟老师辩论了。但是,这个辩论最后升级为干脆都不去了,我就听出这背后的音儿了,那肯定是上课乱讲话,破坏老师建立的课堂纪律,然后被老师批评,被老师找家长了!
按说,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学会尊重课堂纪律,因为这是孩子开始学习尊重社会秩序的第一课,必须让孩子在这个年龄就开始懂得,他并不能随心所欲,在集体的环境里面要学会尊重纪律。
但是,如果家长不但不能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反而站在孩子的立场,批评老师,那孩子就错过了一个建立规则的机会,而这个时候的错过,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长大了孩子也不会尊重任何规则的,因为这种来自童年的经验习得讲伴随一生。
第二,姥姥在家带。
以这样一个小公举的情景,如果姥姥在家带,我猜更别提建立什么规则了。孩子是有智慧在家庭权利分配当中找到利益最大化的夹缝的,所以,如果妈妈对孩子最有利,那么孩子的表现就会尽可能的讨好妈妈,那么妈妈看到的孩子就像天使一样。但是, 孩子的全部并不是妈妈看到的样子!
第三,早教中心,爱好班想报就报,不想去就不去。
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这是毅力问题。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习得一门技艺,发展出一个爱好,那都是要经历很多磨砺的。
哪个练吉他的手指不是厚厚老茧,哪个画画的不是笔不离手,总之都是要在自己的领域里面死磕才行的。
大部分时候人们是因为干的好才生发出兴趣的,因为兴趣而干得好,也是会遇到挫折的。如果一遇挫折就放弃,那么这个孩子怎么可能有出息,他一定是一事无成呀!
所以,任由孩子想报就报,想放弃就放弃,绝对是大人的一种失职!
我跟散养这次词没仇,不想在吐槽这个词汇了。但是,对于我以上描绘的那些现象我还是要极力抨击的!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桐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