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2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1、亲和力是教师素质的体现
幼儿教育网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育观念对教师的职责的定位,这句对中国式教育高度概括、于中国“教坛”上统治了1000多年的名言,在教育高度、全面发展的今天,已然显得太过陈旧、太过严肃、太过“板着脸孔”,它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截然分开在高和低、居上和居下、主动和被动的不同地位上,它所欠缺的,正是当今授业者所必须具备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亲切感、亲和力!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的教师面对这一情况时,生怕回答不上孩子们的“古怪问题”有损自己的光辉形象,因而常常采取回避、搪塞等方法。其实,这是极不好的一种做法,它在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求知欲的同时,也在损害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一情况时,不妨反过来想——我们幼儿教师不过只是社会三十六行中的一行,不过只是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扮演着自己特定的角色,谁又能是尽善尽美的,谁能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可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放下“架子”,用微笑、用真诚、用爱心,于教学、生活中时时处处与孩子为友,甚至不耻下问;于课后去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进而使自己在孩子们面前成为禁得住问的 “不倒翁”,于此所树立起来之“师道尊严” 方能“师运长久”。
2、亲和力是师生关系的要求
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师为尊,生为从;师为主动,生为被动的教育方式,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填鸭式”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无与争议的 “统治地位”。而今天,这种教育方式已被证明是一种落后的、不够科学、不够合理的教育方式,师生间应形成一种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的、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的形成对我们幼儿园、幼儿教师而言,显得犹为重要。众所周知,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处于天真无邪、稚嫩可爱、想象力丰富又十分需要老师鼓励和肯定的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在这一特定时期里,既要求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同时又要求教师要有非同常人的亲和力,因为亲和力是新时期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对孩子们来讲,亲和力又是他们“亲其师,信其道”的必要条件。
对于教师而言,亲和力核心便是民主平等思想,只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合作者,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真正树立起“每个孩子都有聪明的,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费心血去培养”的观念,才能微笑地面对每个孩子,用自己的慧眼和匠心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3、亲和力是“家园教育”的要求
亲和力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在“家园教育”、“家园交流”中所起到的连接纽带和桥梁作用。简单地说,就是要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等社会教育资源交朋友,进而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到幼儿教育界中来。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空间上可分为幼儿园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等;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师自身、家长、和社区成员等各方面的力量,以充实到幼儿教育中来,并根据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师如何提高亲和力?
1、保持一颗童心,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幼儿。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在师幼互动中创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之前一定要首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努力争取在组织幼儿每一次活动时,都能以积极快乐的情绪去带动幼儿,感染幼儿。
为了能制造出一种愉快的师幼互动气氛,教师还应该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并且忘我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的一切活动之中去,自然而然地与他们融合在一起,我们了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深受幼儿欢迎的能制造快乐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比方说经常与孩子一起“疯”。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懂得爱护、引导他们的老师,也需要一个懂得童趣、保持童心的老师。
2、教师对待幼儿要平易近人,要温和,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幼儿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他们的能力和经验有限,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要知道,犯错误也是他们成长必需的,他们的成长需要一种相对比较轻松比较宽容的心理环境。我们要经常对孩子微笑。“妈妈,今天老师对我笑了。”许多年前我刚做教师时家长反馈的一句话,至今令我难忘。每当有孩子的眼睛与我相对而视时,我的眼睛都会满含笑意。对孩子来说,教师的笑容能让他愉悦一天。
经常的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期有对肢体触摸的需求,来自成人的爱抚和触摸,隐含了一种亲情式的眷顾,孩子很容易一下子消除与你的隔阂,增加对你的信任感。
蹲下来与孩子交谈。这样做不是为了让谁感动,这是与孩子交谈的最佳姿势,没有距离,没有居高临下,孩子会说许多你想不到的话,因为他想说。
3、注意自己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才艺美、仪表形象美
教师的仪表美,是赢得幼儿信任和尊敬的第一步。教师要想得到幼儿的信任和尊敬,除了要有美的心灵外,还要有美的“外在”。做为幼儿教师要注意努力让自己具有美的品质,这些美的品质,包括外在美,也包括内在美;包括行为美,也包括语言美。我们应该注意我们言行的美化,注意我们自我形象的美化,让我们的美,每天都给幼儿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
4、经常对幼儿表示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和爱。
幼儿喜欢我们老师,那是因为老师明白地向幼儿表示对他们的爱和关注,并且这些爱和关注,不仅使我们成为幼儿喜欢的老师,而且也使幼儿园成为幼儿向往的地方。幼儿若每天都能在师幼间亲密的、充满爱意的气氛中度过,他们对自己、对他们的老师,甚至对整个世界都会感到安全和满意。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通过各种形式明白地向幼儿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爱和关注,并且尽可能做到每天都有所表示,哪怕只是微笑地看他一眼或关切地对他说上一句话,或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小脸蛋,或每天对刚入园的幼儿抱一抱,或拉拉他的小手说说话。这些爱与关注的表示,可以使幼儿高兴一天甚至几天,几年。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是一种真爱的情感,教师只有发自肺腑的爱孩子才能真正亲近幼儿。关心幼儿,才能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师只有把幼儿当作与成人平等的人,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才能容忍幼儿的缺点,尊重幼儿的话语权,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只有相信每个幼儿都有聪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心思去培养,才能始终微笑的面对每个幼儿,关注其成长。教师拥有较高的亲和力,才能拥有宽广的心怀,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以真诚的态度帮助幼儿进步、发展。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