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陈鹤琴先生指出:“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可见,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爱玩,爱做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幼儿主要生活内容,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对宝宝来说,游戏不仅仅是玩,简直就是他的工作。把孩子们所学的知识融入游戏中孩子们乐于接受,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开学初,班级教师都要对教室的环境以及班级里区角游戏进行设想,布置,孩子们带来了一些废旧的材料,打算开一个小超市游戏,开展超市游戏需要钱币,如何设计可以让小班的孩子适宜玩的超市游戏呢?小班的课程中有1到3的点数,于是我设计了1,2,3的点子钱币,再用封塑机进行对点子的封塑,这样可以长久使用,不易损坏。游戏前,小朋友要到银行去取钱,然后才能去购物。刚开始,我请了中大班的孩子当银行的工作人员,接着又请班级里能干的小朋友当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多次的活动中,小朋友可以轮流当银行里的工作人员了。银行里的工作人员,要学会说:“请问,你取几元钱?”顾客要会说:我取2元钱……。银行的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的将点子钱币交到顾客的手中。超市游戏有超市游戏的规定,针对小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制定的小班玩超市游戏的规则,先在超市的门口拿一个筐子,我们规定一元钱买一样东西,2元钱买两样东西,3元钱买三样东西。例如:幼儿手中有2元钱,可以买两个苹果,也可以买一个苹果,一个桔子。两个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3元钱,可以买三个一样的物品,也可以买三个不一样的物品,只要是三个物品都可以,这样幼儿先看看自己的手里有几元钱?让后去买与自己手中的点子钱币相应数量的东西。锻炼幼儿将点子数量与自己所购买具体物品的数量对应起来的能力。融入数学知识的超市游戏丰富了游戏内容,确定 了游戏规则。在超市的游戏中老师会发现孩子们缺少价格的概念,在取钱的时候没有计划,取的钱额往往不够买自己想要的超市商品。于是,老师会引导幼儿想办法,手里有1元钱,想买2件物品,怎么办呢?“到银行里再去取一元钱,或者到银行里换一个两元的钱币。
将数学知识融入到角色游戏中,既可以满足游戏的需求,又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 产生的问题必将进一步引导幼儿深化数学知识。我们将数学活动与角色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生活和游戏的情景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其中的乐趣。
总之,在角色游戏中充满着丰富的数学教育的契机,可以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渗透,教师应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使幼儿在轻松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在愉快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的能力。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