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幼儿园教师管理中的几点体会

时间:2016-02-23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园长和教师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处于矛盾的对立面,在这种情况之下,园长就会脱离群众,犯官僚主义的毛病,而不能准确地把握群众的脉搏,就会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通过一年的园长管理工作,怎样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才能赢得群众的心,调动大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点滴体会和大家交流。

  1、用心和教师交流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出了“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这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我们曾多次对老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发现教师并没有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体现“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曾有一位骨干教师工作勤恳、爱岗敬业,但教师的权威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听不得家长的批评和反面意见,和家长发生了争论,还觉得非常的委屈,认为我们提倡“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之后,教师没有威信和地位了,教师也越来越难当了。由此看来,教师对“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有抵触情绪,从心理上就不愿意接受,就更谈不上去做了,鉴此状况,我认为必须从园长开始,确立为教师服务的管理理念,实现从领导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变,逐渐营造服务育人的氛围,从而奏响教育是服务的序曲,让教师亲身体验先进教育理念的优势,从而自觉地确立教育是服务的意识。

  2、对老师的批评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教师都是受过专业训练和理论学习的知识分子,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多年的实践已形成各自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工作中一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直截了当地批评或当众点名批评会使教师感到很难堪,从而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有一位教师在晨间接待时正忙着为孩子们分发玩具,一位性急的家长迫切需要了解孩子的情况,而老师不置可否、不冷不热的态度惹恼了家长,转身就告到了园长室,我随即到教室去了解情况,对照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行为作出了批评,可能是我没有顾及她的面子,而急于要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结果是适得其反,该教师不但拒绝认识错误,还振振有辞地进行争辩。事后我反省了这件事的处理过程,感觉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在处理问题时,自己没有放下领导的架子,给人有问罪之嫌,使教师产生了一种对立情绪,认为园长偏袒家长,而不帮着教师树立威信,维护教师的尊严。找到了病根所在,教师的心中没有“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虽然我们多次强调,但这种意识只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落实到行动中。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寻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聊起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谈到了自己当家长时的烦恼和快乐,和教师共同体验了做家长的苦与乐,感受家长对孩子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教师应该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之心,将教师的角色转换成家长的角色想一想,很多问题和矛盾就都化解了。经我观察和了解,该老师对家长的态度得到了调整和改善,对孩子更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和疼爱,得到了家长的谅解和支持。

  园长和教职员工谈话要用“心”,心与心的交流才能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上下一心,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园长千万不能跟教师摆官架、打官腔,应走进教师的心灵世界,做教师的知心人,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教师才能成为领导的贴心人,成为与幼儿园休憩与共、并能为之倾情奉献的真正的主人。

  3、 大胆放手

  我们幼儿园是一所在当地声誉较高的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值都很高。在主管部门组织的一些教学评比及活动观摩中,我园经常名列前茅。所以,一旦有这些活动,我园都是全力以赴,为了取得满意的效果,园长总是加班加点地帮有关的老师备课,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斟酌,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都反复推敲,然后再试教、再修改,这一过程中,园长就像导演,老师就像演员,虽然也取得了成功,但对教师的个性化成长和独立研究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在新园地管理中我们开始放手,不再当导演对教师指手画脚,而是当观众即使反馈意见。我们给了教师自由创造的空间和尽情表现的机会,让教师自己先独立设计教案并组织活动,我们一次次地当听众和观众,不时地发表一些观点、提出一些建议,让老师在独立思考之后再博采众长,这样教师的收获更大,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园长对教师要放手、放心,让教师用心演好自己的角色,而我们的责任就是为教师做好诸如“灯光”、“道具”、“服装”之类的后勤服务准备,为教师的成功提供保障和基础。

  教育是一种服务,首先园长要有这种服务意识,多为教师服务,做一个使教师感到幸福的园长。在工作中为教师提供舞台,让教师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在学习上为教师创设氛围,提供便利;在生活上悉心关照、排忧解难,逐步在幼儿园形成教育是服务的风气,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办学声誉。

  4、注意要民主

  实行园长负责制后,赋予园长一定的自主权,也就是需要园长在决策上有魄力。我的管理作风一向较民主,魄力不够。别人一再说我:园长负责制就是园长说了算,魄力大一点!我也曾经试过,然而“魄力”大不等同于园长独断独行,这样的“魄力”越大越有损威信。比如,我园规定中午的教研组活动时间是12:15——14:00,园长室认为,这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研讨交流的好时机,因为是制度,教师虽然照章执行了,在会上老师们研讨得也非常热烈,看来这一制度合理有效,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好举措,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教师的意见:带了一上午的班,已经够疲劳的了,中午还学习这么长时间,会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在征求大家的意见时,大家都有同感,只不过谁都不愿意当出头鸟向领导反映。我认真考虑了教师的意见,觉得我们要求老师要爱学生,领导首先就要爱老师,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感受,于是,我们将中午的研讨时间压缩为一个小时,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小憩片刻,然后以饱满的精神投入下午的工作。

  作为园长,我们不能在群众之上,用规章制度来管、卡、压,这样势必会造成领导和员工的关系紧张,使大家身心疲惫。园长应多走入群众之中,注意聆听大家的心声,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使每个员工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之中,各项工作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教师得到了园长的尊重和关爱,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家长和幼儿,为服务育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园长只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相互沟通,决策才不至于出偏差。魄力大应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以集中的形式反应出群众的心声,才能树立领导的威信。

  民主并不等于迁就,任何一项交给群众讨论的方案,首先要有目标和基本的原则作为统一大家思想的核心点,如教代会上,我们将园中心目标和群众关心的个人利益都统一在“一切为了孩子”这个大前提下,当自身利益和幼儿利益发生冲突时,教职工都能心悦诚服地作出调整。不然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民主而不能集中,优柔寡断,同样会削弱领导的威信。

  我深深感到,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将诸多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相互作用,互为依托,是形成科学、民主、规范、有序的管理格局的键。借用一位教育家的话:管理应该是严格的,但要严而有情,严而有理,严而有序,严而有方。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