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1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很多家长经常苦恼于孩子不能听从家长指令,玩起来没完,可偏偏又有很多儿童教育专家们警告家长们不要打搅孩子们的专注。这让家长们也很郁闷,该如何管孩子?让孩子听从家长指令?
在宝贝妈咪看来,无条件的满足孩子们的专注是不现实的,对孩子成长也没有益处。毕竟小朋友们也是社会人,在集体社会不可能所有时候大家都会满足每个孩子的专注心。所以如何让孩子学会听从指令是必须的,也是在小朋友们步入集体生活后成为成功者的一个重要技能。孩子不听从指令怎么办?其实做父母的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烦一些常见的小错误,自己的宝贝就会变个样子哦:
指令忌太多,抓不住重点
这是家长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把孩子当成人,觉得他们可以完全听得懂家长的指令,可实际上,以宝贝妈咪十一年做母亲的经验,就是我家大儿子宝儿,当妈妈说的事情多了,儿子还是丢三落四,经常气得妈妈跳脚,就更不要说是小三岁的妹妹了。就说圣诞节期间吧,宝贝俩在家休假,闹得家里鸡犬不宁。每天家里都会听到妈妈的狮吼,两个宝贝围着抓狂的妈妈团团乱转,最后还是宝儿聪明,直接抱住了妈妈,甜甜蜜蜜的说声:“妈妈对不起!”哄得妈妈开心,倒是忘了为什么要责怪他俩的缘由。
已经是少年的宝贝俩都这样,大家觉得还能指望几岁的孩子能够明白做父母的所有指令么?所以想让孩子听从父母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一次只下一个指令,等孩子做完了一件再要求另一件,会有效率得多,也不会让母子因为这种互相不理解而影响了亲子关系。
给孩子指令,语气明确
很多在家里不太听家长指令的孩子,在学校都比较乖,能够听从老师的指挥,为什么呢?宝贝妈咪觉得,这是因为孩子们对老师的指令比较重视,他们明白老师是认真的。对于家长,一是孩子们容易撒娇耍赖,再就是家长也很难跟自家宝贝较真,所以宝贝妈咪觉得,对于有些父母想让孩子必须听从的指令,不能是商量的口吻。
比如妈妈想让宝贝收拾房间,如果说:孩子们,帮我收拾一下房间好不好?那么效果恐怕会很一般,完全看小朋友心情好坏。因为这是妈妈在跟孩子们商量:麻烦你们帮我一个忙,好不好?这种说法确实很民主,很客气。但表达出来的意思却不是妈妈想要的:去帮我收拾房间。在孩子们的心里,妈妈的话会演绎成:我帮忙也行,不帮忙也可以,既然小朋友有选择的权利,那就别怪人家不听妈妈的指挥。
如果妈妈想让孩子们干活,其实也不难,只要把语气改成:孩子们,快去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小朋友们就知道,原来妈妈是要我们帮忙去收拾房间,这时他们即便是不愿意,也会想办法跟妈妈说明原由,而不是不闻不问,让妈妈自己在那里郁闷。
指令忌重复,得不偿失
父母易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唠叨,宝贝妈咪经常很愤怒地指责宝贝俩:怎么我说了那么多遍,叫你们俩先做完作业再玩,为什么你们就是听不进去?看着宝贝俩被妈妈训得惨样,有时妈妈也心虚----话说三遍谈如水,想想看,要是有那么一个人天天在你的耳边嘚不嘚的,你烦不烦?再说了,一遍听不见也没关系,反正只要是重要的事妈妈总会一说再说的,是不是?
由此,宝贝妈咪也绞尽脑汁,不生气哈不生气,我这么聪明的妈妈怎么能被两个小娃娃气着?怎样也得想办法逃出这个母子皆厌的怪圈啊。所以后来啊,宝贝妈咪换了一种方法,一句话不说二遍,不过么,为了防止两位小朋友不仔细听,妈妈会事先说明后果,听不见?好啊,那就别怪妈妈的罚哦!
要关注结果,说一不二
关注结果,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很难将小朋友们隔离于电脑之外,我家的两位小朋友也是整天离不开电脑,有时是做课题,写作业,有时就是玩游戏了。宝贝妈咪不能让孩子长时间玩电脑,说多了,孩子厌烦,妈妈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的盯着。于是干脆约法三章,每次玩电脑30分钟,休息十分钟。事先说好,不设闹钟,或者过时不停的话,嘿嘿,那就别怪我这个做妈妈的“心狠手黑”啦,罚30分钟不许玩。
头几次,我家宝贝果然记不住妈妈的教训,玩起来不管不顾,妈妈也不再跟他们发脾气,而是改为“照章办事”,说好了不许玩就罚他们停30分钟,不管俩小如何哭闹撒娇,对不起哦,妈妈有言在先,谁叫你们听不见来着?下次为了防止被罚,麻烦你们听清楚妈妈的话哦。
不吝啬表扬,关注细节
俗话说有罚就要有赏,孩子做错了事需要挨罚,那么做对了事情呢?做父母则需要立即表扬,鼓励。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表扬是对孩子最大的激励。
比如哪天妹妹忽然良心发现把自己的书桌收拾干净了,妈妈只要看到一定会大加表扬,恨不得昭告天下我家贝贝是天下最爱干净的孩子,夸得小家伙喜笑颜开,现在虽然小家伙依然会忘记整理,但妈妈一提出来,马上就动手处理,真的是让妈妈开心不止;前几天妈妈又因为妹妹老是贪玩忘记作业好好批评了她一次,小家伙惭愧,第二天做完作业马上给妈妈打电话说明,妈妈大为感动,直接在电话里表扬贝贝长大了,知道自己安排时间,非常非常难得。不用说,小家伙心满意足,这些日子虽也有时会忘记作业,但大部分时候都知道至少在妈妈回家之前把作业做完,这就是进步,是不是?
父母和子女之间,有时真的不能真的平等做朋友,毕竟父母有监护人的职责,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所以做父母的在子女面前还是要有自己的威信,要让孩子们尊重,听从。这样,才是为父母之道,对不对呢?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