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20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日前,在乘坐公交车时目击的一次让座事件,让笔者思索良多。当时正值小学放学时间,在城区金鱼湾公交站台,一位头发灰白约70岁的瘦弱老人,右肩背个沉重的卡通大书包,左手腕挂着塑料水壶和帆布袋排队上车来,他两手忙着抓扶手稳定身体,一边不忘回头叮嘱后面的孙女小心站稳。一位男青年见状立刻起身为老人让座,老人道谢后却将身高已经超过1米5的孙女让到座位上,男青年面露尴尬,孙女却心安理得坐在座位上开始吃老人从帆布袋拿出来的饼干和牛奶。一路上,老人手拎肩背着重物,在摇晃的公交车上略显狼狈,偶尔问孙女当天学校里的生活,孙女始终一脸漠然回应。
按理说,像这位公交车上的小学生,应该懂得尊老孝敬,但她却自己安然坐着,显然认为爷爷身负重物站着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给老人让座可以说是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学过的“尊老”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让座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但当需要被让座的人变成对自己予取予求的长辈时,在他们还甘心受累站着毫无怨言时,意识到“孝”就在公交车里一站一坐之间的,又有多少?
眼下,未成年的小学生不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青春期的中学生轻则顶嘴,重则离家;叛逆期的高中生不乏冷漠,徘徊期的大学生不懂问候……这样的现象颇为常见,在对孩子的教育课题中,学校已经将孝德教育提到了一定高度,但在应该是“主战场”的家庭教育方面,这一课是否还缺失?
或许不少家长抱这样的侥幸心理:孩子现在还小,还不懂道理,不必多计较他的言行过错,等他长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显然不足,如何行“孝”应从孩子抓起,从孝敬关爱自己的长辈做起,作为父母,以身作则孝顺长辈,同时教育子女要孝顺长辈,这比孩子扎堆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学生集体跪拜父母感恩,让孩子在学校里读一堆孝德文章要有用得多。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