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8-3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来源:搜狐育儿)
又一批小朋友入园了,照例是孩子哭得稀里哗啦,家长们整日担心,而我家宝贝顺利升入中班,想起一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
和大部分家长不同的是,我一直风轻云淡的,而我家宝贝哭了几乎一个学期,属于比较特殊的案例。
但即使这样,我也没有孩子总是哭而烦恼,而是充分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小班的第二个学期,孩子很快适应了,再也没哭,即便放暑假又换了新的幼儿园,孩子适应能力有了突飞猛进,还特别愿意上幼儿园。现在分享一下我家的情况及应对策略,供新入园家长参考。
坚持正面告别:入园前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
我家宝贝,因为是小老虎,所以我一直希望他身体健康,在家庭教育中我比较注重孩子人格的建构和习惯养成。一两岁的时候,经常看到小区的孩子当妈妈离开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的,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哭,躲着孩子偷偷走。他一直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一岁多,我上班的时候,也表现了对我的依恋,比如会抱着我经常穿的衣服,我回家之前会在门口等着我,这个情况持续了一周左右。再大一点,他偶尔会抱着我腿不让走,但一般和他正面告别,他很快松手,然后高兴地和我再见,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玩的时候,表现都很好
想哭就让他哭吧:入园焦虑明显
宝贝在班级属于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入园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希望能够帮助他减少入园焦虑,按照我的精心准备,我觉得他上幼儿园应该没大问题,在入园前一周的亲子课上,表现也非常好,还能够大胆走上去配合老师活动。但是入园之后,他的分离焦虑一下子爆发了,前两天还只是哭一下,接下来的一周是刚起床就说不要上幼儿园,然后哭着吃饭,一遍又一遍地和我确认下午早点去接他,特别是在幼儿园和我分开的那一刻,我始终保持淡定,而他却在那一刻大哭起来,下午接的时候会抱着我,使劲亲,说想我了。这种情况在慢慢好转,老师也告诉我就是我和他分开的时候哭那一会,但因为孩子上幼儿园之后生病次数增加,刚适应幼儿园,焦虑情绪缓解点,就在家里养病,再送的时候又重新开始,第一个学期就在反复生病和哭泣中度过了。
接纳并陪伴:孩子总有哭的理由
我一直在思考和分析,孩子为什么在4岁入园还会有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分离焦虑的原因:
1.男孩情感发育较晚。我查了一些资料,男孩比女孩的语言、情感等方面发育都晚,尽管我家宝贝入园时已经4岁,但正好处在分离焦虑最明显的时期,而且我观察班里的孩子,男孩的确比女孩总体表现的更容易“焦虑”,更不容易和其他孩子建立起伙伴关系。
2.没有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我虽然白天上班,但是除了上班时间,几乎都和孩子一起玩,对我很信赖和依恋,和爸爸的关系也非常紧密,不论是我离开还是爸爸离开,孩子都会反复说想我们,也会经常把爱我们挂在嘴上,我们从来没有把孩子放在老家或者丢给老人,一直是我们俩带着孩子。这种亲密的关系可能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有点失落,和小伙伴还没有建立起伙伴关系,班里孩子太多,对老师的依恋也没有满足他的情感需求,再加上因为生病,总是在家休息几个星期,然后上一周,孩子还没有融入小一班的大家庭中。
3、孩子情感比较细腻。宝贝属于情感比较细腻的孩子,不仅和我们之间关系紧密,把想、爱表大声说出来,就连不经常见面的姑姑、表哥、姥姥,在打电话的时候也会说“我想你”,认识的小朋友妈妈,再见面的时候也会说“阿姨我想你了”,我想这种情感的细腻是孩子情感充沛的表现,但在幼儿园里,这种情感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静待花开:适应总有一个过程
1.提前和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让孩子对幼儿园有好感。
当初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是宝贝自己选择的,当我们在门外看到幼儿园的环境时,孩子毫不犹豫选择了这里,报名的时候也是带着孩子,在幼儿园里面体验了一把,感觉孩子对幼儿园很喜欢,开学前和家长亲子班的时候,也带着孩子在幼儿园到处转悠,甚至还去别的班级体验区角的玩具。有个好朋友和他一个幼儿园,只可惜不在一班,他们俩玩得很好,也经常一起参加活动。
2.家长淡定处理,给孩子正能量。
入园之前,我一直坚持和孩子正面告别,运用游戏等方式让孩子明白我的离开只是暂时的,说话也算数,如果我有事情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回家,也会给孩子说明情况,绝不用欺骗或者哄骗等方式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当小一班家长在门外抹泪的时候,我依然很淡定,云淡风轻地来去,即使孩子在我面前哭得稀里哗啦,我依然温柔而坚定地和他正面告别,告诉他妈妈必须上班,而他必须上幼儿园,下午下班就来接他。
3.相信幼儿园老师,给孩子积极暗示。
幼儿园一个班级孩子太多,三个老师照顾这么多孩子,非常辛苦,但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很细心,上了几天亲子班,老师就能把孩子的名字叫出来,而且家长也都认识了。孩子生病在家,我会告诉孩子,老师和小朋友都向他了,想和他一起玩,让他对增加对幼儿园的好感。
4.和孩子一起做上幼儿园的游戏。
刚上幼儿园,分离焦虑表现非常明显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做幼儿园的游戏,我当孩子,他当妈妈,进行角色呼唤,让他反过来安慰假装哭泣的我,在游戏中获得“免疫”。
5.了解育儿知识,亲子共读相关绘本。
为了做好准备,我看了四五本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书籍,有李跃儿的,有专门幼儿园教师写的,吸收了他们很多的经验,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准备。同时还和孩子一起阅读了涉及幼儿园主题的绘本,比如《汤姆上幼儿园》、《魔法亲亲》等。
6.约玩伴,一起适应幼儿园。
一开始,班里的小朋友都不熟悉,在幼儿园也玩不到一起,各玩各的,所以放了学或者周末时间,约上脾气相投的小朋友一起玩,孩子很快就玩在一起,有了玩伴,孩子对幼儿园就不再特别抗拒了。
7. 和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和能做的工作,我都做了之后,孩子还是哭泣,我想不论是什么原因,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和他感同身受,而不是一味地训斥,或者表现得不耐烦,这时候最需要家长表现出最大的耐心,说出孩子的感受,和他共情,理解他的感受,和他一起度过这次“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情感,处理自己的情感,相信孩子自己会完成蜕变。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