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实效园长管理学院——园长应具备的八个意识

时间:2015-07-15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很多时候,园长的角色意识不强烈,往往只能做到幼儿园教育者一个角色,忽略了管理者这样的角色,这样淡薄的角色意识,给幼儿园的经营造成负面的影响。在这里,人之初教育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园长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

  一、角色意识

  一个人被任命或选聘为园长以后,他的地位就发生了变化。幼儿园园长从担任园长的那天起,甚至就任园长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职务性质、地位权力和任务有明确的认识,也就是对自己的职、责、权、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管理者的职、责、权、利应当是协调一致的,彼此互相制约的。

  二、素质意识

  办一家幼儿园的好坏取决于园长的素质,他能决定幼儿园管理效果的优良,这些素质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业务知识和心理与身体健康方面。身为园长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意识,不仅是自己在教育上做好做优,在思想、管理方面要多多学习与培养,确实做到改革创新,脚踏实地。

  三、目标意识

  园长从一开始上任就要树立起自己的目标,考虑要把幼儿园办成什么样,精心设计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大力宣传幼儿园发展目标,以目标激励每位教职工,团结一致,向目标奋进。面对困难不要退缩,有了目标大家一起实现。

  四、民主意识

  现在的幼儿园提倡管理以人为本,不要认为我是园长,幼儿园是自己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幼儿园所有的员工都是这里的主人,她们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权参与讲评和管理。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通过民主管理,做好人的工作,为广大职工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施展才华的环境,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积极性。做到知人善任,即掌握了解人、说服人、关心人、使用人的本领。

  五、服务意识

  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就是要多干实事。幼儿园这一群体具有鲜明的个性:一方面,园长直接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教师,教师有其自身的特点:自尊、清高、责任心强,不屈从于权威;另一方面,幼儿园虽小,五脏俱全,牵涉上(上级)下(群众)、前(过去)后(未来)、左邻右舍(社会、家庭各方面)、吃喝拉撒睡。教职工年龄层次、文化水平、生活习惯、性格气质不同,而一园之长,实际上不过是个“大家长”。由此可见,园长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深入实际,掌握实情,脚踏实地,多做实事,努力为幼儿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时刻把每位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尽职尽力,为她们服务。每一位园长应当铭记: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执行党纪、政纪和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方面,要给职工做好榜样,不能搞特殊,在个人利益上要做到先人后己,要有奉献精神。那种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说空话,走形式,缺乏服务意识和实干精神的园长,在幼儿园这个群体中是缺乏市场的。

  六、经济意识

  改革开放把我国的教育推上了市场经济的舞台,每个幼儿园园长都应当明确: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如果说经费困难和幼儿园创收是我们这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穷国办大教育的特有国情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将延续相当长的时间,竞争机制已经引入,园长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关门办学”,“等、靠、要”思想,树立强烈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求真务实,善于用好明天的钱,有钱就可以上规模,上规模就可以出效益,有了经济效益,才能促进发展,才能竞争出活力,竞争出效益。

  七、法制意识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幼儿园管理中必须树立法制意识——学法、守法、护法。近几年幼儿园幼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园长没有法制意识,甚至把个人的意志和权威置于法制之上,会给幼儿园、家长、孩子和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园长管理不能单凭经验从事管理,而必须时时、处处、事事都体现法律意识,做到心中有法,办事依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幼儿园及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八、创新意识

  21世纪的幼儿园园长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幼儿园不能老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保持常“新”常“青”,始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制度不断完善,设施不断更新,课程不断改革创新。要想做到“先一步、高一等、优一层”,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园长要有“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努力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

(供稿/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