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灵动生活,绽放园本教育异彩

时间:2015-07-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5年02期

  走进机关幼儿园大门,见到的是“让生命更加灵动的”字样,这是机关幼儿园的园训,也是办园宗旨。通过生活教育特色的打造,力争让幼儿的生命灵动、让教师的生命灵动、让环境的生命灵动,从而带动幼儿园的生命灵动起来。自机关幼儿园被审批为学前教育课程示范基地以来,着力于生活教育特色建设,先后从环境建设、教育教学课程建设、主题游戏深化开展等方面加大了推进力度,深挖生活环境中的教育资源,融合于环境、教育、游戏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环境塑造人,我们在环境创设上明确树立“环境即课程”的意识,适时、动态地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进行改造、调整,力求全园所有班级,班班有特色、班班是精品。我们从班级环境主题的教育性、材料的多样性、制作的精细性、空间的合理性、物品的灵活性以及幼儿的参与性方面对班级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在班级环境布置工作开始前进行培训,要求各班立足于幼儿园的办园特色,从生活环境中挖掘资源,进行班级教育环境、游戏环境设计打造。室外环境及科室环境均有相应的负责人和团队,根据科室特点及办园特色进行策划布置,设有美术室,为师幼制作、亲子制作及幼儿艺术想象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科学探索室的布置涵盖了人的进化过程、地球火山的喷发、太阳系九大行星运转的状况、地动仪及其实验探索的电、磁等等操作材料;另外精心打造生活体验室、建构游戏室、幼儿阅览室;种植园地、养殖区生机盎然,在教学楼南侧生态园里铺上造型别致的石子小路,种植错落有致的不同植物,园内四季花开不断等等,有效地保证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综合性、教育性。给予幼儿一个环境与课程、游戏相融合,课程游戏化的物化环境,使幼儿园环境呈现出个性化、园本化和互动化的几大亮点。

  挖掘生活资源,研发园本教学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生活中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幼儿教育的资源。我园立足“生活教育实践课程基地”建设,把大自然和大社会作为园本教材开发的资源。带孩子走入社区、走入自然、走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如:老干部局、蛋糕房、工商银行、理发店、驻新部队等。利用休息日组织教师走进窑湾古镇、骆马湖,在去实地考察前,给每人布置了任务:任务一,通过实地考察,谈谈你对窑湾古镇的印象?有哪些历史文化?任务二,通过实地考察,你认为哪些素材可以作为园本开发的资源?将它们开发为何领域园本课程?并要求老师在一周后,将考察梳理好的素材及所设计的活动方案交到课程研发室。经过教师们的梳理提炼、尝试教学、观摩研讨,再观摩研讨的过程,研发出了部分能够反映新沂地方特色的系列“生活教育”课程方案:“窑湾古镇”系列教学活动方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主题游戏”活动方案等。例如:中班“美丽的家乡”主题活动,就是挖掘与家乡相关的教育与资源开发而成的;大班“窑湾古镇”系列教学活动,是带领老师和幼儿参观窑湾古镇后,生成的系列课程方案,有美术活动《古镇的房屋》、《奇妙的扎染》;社会活动《古镇印象》、《鱼米之乡》;健康活动《古镇风味》;数学活动《游古镇》等,都是挖掘古镇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后研发出的园本生活课程,逐渐形成“生活教育”园本雏形,推进园本特色课程的建设进程。

  立足生活资源,开展主题游戏

  在推进园本课程特色化的同时,注重不断更新教育模式,将教育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注重教育活动的参与性、操作性、趣味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入手,力求挖掘和实现游戏的内在教育价值,生成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游戏。增强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引发幼儿主动探究、表达、体验、想象、创造,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探索的乐趣,充分感受着成长的快乐,有效渗透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建设目标。

  游戏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幼儿在游戏区域内,将生活知识经验通过游戏的操作活动去表现、去学习、去探索,实现知识经验的再丰富、再提升。各班立足课程基地建设,紧紧围绕“生活教育”这一主题,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温馨、愉悦、幼儿感兴趣、具有班级特色的主题游戏环境。各区角设置科学合理、美观大方、富有童趣、数量充足,还把具有新沂当地生活特色饮食文化,如:单饼、潮牌、豆脑等投放到游戏区角中,为游戏的开展提供丰富充满乡土气息的低结构游戏材料。

  各年龄班游戏内容主题明确,各具特色,各班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精心制作了充满童趣的游戏玩具。自制玩具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在实践中不断被挖掘出来,开发出不同种类、形式多样的自制玩教具。游戏材料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为幼儿游戏活动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如:小班的游戏区注意营造温馨、舒适的家的氛围,同时突出各种生活技能训练的操作,如“小动物的家”、“温馨小屋”、“美味小吃”等游戏区角;中班幼儿认知能力和动作能力明显发展,活动范围大大扩展,同伴交往需求增强,在游戏区角创设上突出童趣特点,拓展游戏空间,丰富角色游戏内容。如开放走廊上创设了“小甜甜西餐厅”、“串串烧”、“美发厅”、“幸福小区”、“育婴师”等游戏区,以满足幼儿的游戏交往的需要;大班幼儿爱学、好问,创造欲望比较强烈,合作意识、规则意识逐渐增强,因此,区角游戏材料的提供以半成品、废旧材料为主,以满足大班幼儿的创作欲望。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以满足大班幼儿社会交往的需要,如角色区设置在开放的走廊上:“宝贝摄影城”、“爱心医院”、“海底捞火锅城”、“新沂特色小吃”、“舌尖上的美味”等。

  我园以主题游戏课程开发为着力点,用开放的观点改革要游戏的空间,要交往的范围。将主题教学结合主题游戏进行开展,建构了多元化的幼儿游戏活动模式——开放游戏室、开放游戏走廊。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游戏区角,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不断地尝试探索,交往合作,体验成功和快乐,不知不觉中丰富、巩固、提升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优化幼儿交往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交往能力发展,发展了幼儿各方面能力。

  特色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活中教育资源是无穷无尽的,用生活来教育,给予师幼一个广阔的尝试、探索、研究的天地。如何高效驾驭生活的教育元素,传递教育正能量,促进师幼、园所具特色富品位地发展,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反复地思考,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提升和发展,让生命、生活灵动起来,让生活教育特色之花绽放异彩。

(供稿/校对:张洁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