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在“善读”管理文化中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时间:2015-07-01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5年06期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园所文化是幼儿园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时俱进的、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园所文化体系,能使园所成为师幼身心愉悦的多彩成长乐园。只有优秀的幼儿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前教育,只有优秀的幼儿园文化才能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以“善读”为管理文化,追求的是让每位教师在和谐中展示个性,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在互动中获得成长。

  “善读”文化 教师专业化 成长

  以“善读”为管理文化,追求的是让每位教师在和谐中展示个性,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在互动中获得成长。我们将教师的真实需要放在第一位,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思考教师的需求,善待每一位教师,力求每个人都成为有向善之心的人。用激情和责任创新管理,与时俱进,在“大阅读观”理念支撑下努力谋求发展。用付出和感召来精细管理,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用欣赏和信任人文管理,群策群力实现共赢。

  一、工作氛围,让每个教师广泛认同

  “善读”管理文化崇尚民主。管理者的定位应该是“支持者”、“组织者”,变控制为支持,园长从内心尊重、协调、沟通教职员工的意见,鼓励教职员工敞开心扉。我们在工作中的方法是:

  1.实现真正民主。在财物管理方面,我们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由教师代表、工会代表、后勤代表组成,每学期进行本单位账目清查。在制度修订方面,形成文本修订稿,发给每个员工提出修改意见并提出理由,由大家制定的制度才能从内心接受。

  2.深入一线调研。管理者每天亲临班级,接触教师和孩子的活动现场,及时发现问题,一起探讨,关心教师实际困难,及时给予支持。

  3.做到人尽其才。提供各种机会,要让每个老师最特长的一面展示出来,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力量。给每个教师崭露头角的机会,实现自身价值。

  4.信息化办公。每周在书友群发布“幼儿园一周工作安排”,做到大活动早知道;在网站论坛开设三个板块,讨论教学中遇到的烦心事,互相排解;每个教师开设教育博客,尽情抒发教育情怀。

  二、发展愿景,让教师团队共同描绘

  “善读”管理文化要求自觉自省。要从内心激发教师持续发展的动机和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让全体教职员工明确幼儿园发展的愿景,在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将个人发展和幼儿园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自发性。

  我园是一所办园40年的老园,去年我们在形成特色,建设校园文化方面有新的探索和思考,我们向全体教职工介绍园所发展愿景和办学理念,并征集“振幼识别系统”方案,分别包括园徽、吉祥物、园服等。仅两周的时间,大家每人上交了1—2套设计方案,共计55份。我们召开几次会议,给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意见,最终确定适合的方案为我园采用。后来团队还从本园实际出发确定了我园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幼儿文化的定位和概念。管理者的信任激发了员工的积极参与。

  三、网络教研,让每个教师愿意分享

  “善读“管理文化突出互动。我园尝试建立网络教研室,从局域网到幼儿园网站、多媒体交互平台,在幼儿园老师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视界。这样的分享平台,让教师个体风格得到彰显,能引发他人的共鸣甚至异议,从而达到交流和相长的效果。例如幼儿园经常进行一课三研活动,教师们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课件等发表在网上,请其他老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讨论,探讨好的教学方法,从中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上完课再进行反思也可以发表在网络中,形成浓厚的互动研讨氛围,大家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最后可将上传活动案例,将案例、分析、建议、改进、第二次案例、分析等一系列教学资源有序地共建共享。

  除了网络教研,我们还经常开展俱乐部活动,新老教师在一块聚会聊天,每次一个主持人抛出话题,大家很快从陌生到熟悉,这里更像一个家,大家互相帮助,没有距离。以前的交流活动大多是管理者的“一言堂”,现在教师成了叙事的主角,分享平台成了话题的收集者和资源的提供者,从而走进了教师心中。

  四、情境学习,促使教师迅速成长

  “善读”管理文化推崇情境。名师工作室和导师团的出现,在幼儿园校园生活中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情景学习的机会。

  之前我们都有师带徒活动,双方签订协议,每学期制定计划,学期末进行考核。结果是师傅感觉比较累,徒弟感觉很被动紧张。现在的做法是成立导师团,由本园资深名师组成,定期组织导师团成员开展讲座、开课、技能展示等实践活动,让广大教师根据兴趣和个人发展规划区参加导师团活动,导师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带教人员和模式,人员范围广,师徒间、外围人员间都可以互相观摩,从而打破了徒弟对师傅的盲从。外围人员的加入营造了更浓郁的研究氛围,还极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过程性。另外,名师工作室也是非常好的模式,我园几名成员还参加了省特级教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室里名师汇集,活动开展有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每个教师都能作为教育专家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和学习的合作同事关系,幼儿园在提供给教师情境学习的环境时,教师有了提高水平的机会,幼儿园整体也有了大的改变。

  五、良性竞争,让教师团队获得发展

  “善读”管理文化强调人文关怀。竞争的最终目的既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让每个个体获得进步和成长。例如,每学期都要进行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以往我们制定一个统一的评分标准,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和评分,设立一二三等奖项,或者选出优质课送到上一级展评。多数教师主体性受压抑,积极性不高,没有真正激发教师自我规划专业发展,也失去了创新行为。如今,我们变被动考核为主动展示。教研组每学期提供多种展示活动机会,如在班级开放日展示,在年级组展示,在园部展示,在片区展示,在市区展示,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己报名参加哪种展示活动。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也能客观地看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形成不甘落后的氛围。虽然比较辛苦,但每次活动都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质的飞跃。展示活动中多样化的视角和评判标准激励了良性竞争,教师之间的差异被淡化、宽容,一些陋习如懒惰、观望、敷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们主动要求参加各类展示活动。

  我们深知,幼儿教师专业化不是达到某个指标即停止的过程,而是贯穿教师职业终身的持续过程。只有在一种适宜的校园文化的支撑下,教师才能维持专业成长的强烈动机,获得内化的知识,教师群体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我们提倡的“善读”校园文化运行机制中,自由、人文、互助、学习、竞争给予了教师持续的专业化成长。

(供稿:张洁琼 校对:张洁琼 郭彤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