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08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08期
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幼儿园 刘媛
幼儿园午睡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午睡既能消除上午游戏活动带来的疲劳,又能保证下午活动的正常开展。但在午睡中我们常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午睡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做些什么?怎样做更科学、合理呢?
一、幼儿午睡的“千姿百态”
1.不愿意睡觉,故意影响别人
每天到了午睡时间,总有一部分幼儿借口要解便,然后躲在厕所里面久久不出来,或者在寝室里跑来跑去,总要等到教师严厉地批评之后才会勉强上床。这部分幼儿通常都比较活跃,在床上翻来覆去,大声说话,使整个寝室的幼儿都无法安静入睡。
2.睡不着觉,做小动作
只要用心观察,会发现一部分平常很听话的幼儿悄悄地躺在床上装睡觉,他们不影响别的幼儿,但总也睡不着,所以常常做些小动作来消遣时间。
3.不敢睡觉,睡眠质量低下
很多小中班的幼儿和一部分容易尿床的大班幼儿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他们非常害怕睡觉,虽然早早地就睡觉了,但睡觉对于这部分幼儿来说并不愉悦,常常在午睡的过程中会听到这些幼儿睡着睡着就哭了,而起床时老师怎么喊也喊不醒。其实他们处于浅睡眠状态,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
二、幼儿午睡中的自主管理
1.午睡规则共同制定,共同遵守
安静的环境是良好午睡的前提,以往虽然教师在寝室贴上了“甜蜜入睡”的图片,“静悄悄”的标志,及一再提醒幼儿进寝室要安静,不大声说话,但效果都不是太好,还是有幼儿进了寝室门就会大声讲话,上厕所进出门时门被关的砰砰响,中途下床穿鞋,走起路来咚咚响,直接影响了其他幼儿的午睡质量。
因此,睡觉前,老师们尝试和幼儿一起讨论细节问题,比如:睡眠中有幼儿要叫老师怎么办?出去小便该怎么办?有特殊需要怎么办?幼儿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在午睡期间,老师和幼儿都以简单的手势做交流,避免发出任何声响。幼儿们通过自己的讨论、思考和体验,明确午睡时做任何事要轻,懂得了为人礼仪,提高了自觉遵守纪律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2.设置午睡小管理员,利于好习惯的养成
开展午睡小管理员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把重点落在主要问题上,还可以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来。例如:小管理员会在幼儿上床前提醒幼儿小便洗手;上床后又会检查他们的衣服有没有叠放整齐,鞋子有没有放在相应的地方。小管理员做事情都非常认真,习惯就是在他们的共同管理生活中逐渐形成。
对于那种精力旺盛,较晚入睡的幼儿,就可以请他先当午睡小管理员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汇报,晚点时间再上床入睡。你会发现这时的幼儿总是很乐意行走在寝室的各个角落,帮助教师督促小朋友养成物品整齐摆放的好习惯和帮助教师进行安全检查,同时也减少了幼儿在床上睡不着又影响他人的情况。
3.共同关注睡眠质量,培养自理能力
在幼儿午睡时,我们如果匆忙让幼儿躺下睡觉,往往适得其反,更会忽略和错过一些值得关注的教育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例如:在个别幼儿生病不舒服时,可以组织幼儿展开睡前健康身体的讨论,让幼儿感受到睡眠中的注意点,发现正确的睡姿对身体的重要性,懂得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着凉,但被子不能捂住小脸,天气冷时尽量不穿毛衣睡觉等。这些给予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
总之,“生活即教育”,午睡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生活环节,其中赋有很多的教育价值,希望我们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午睡习惯的同时能在幼儿心中播下一颗热爱睡眠,热爱身体,热爱生活的种子,这是让他们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基本。
(供稿:崔柳 校对:崔柳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