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方案

浅谈提升教师合唱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时间:2015-04-2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13期 王丽

  合唱教育活动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种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形式。通过歌声可以使孩子深切感受到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谐之美,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同时,合唱还能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对幼儿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注意力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教育力量。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合唱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教师是幼儿合唱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幼儿模仿的直接对象。教师的音乐感知能力、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驾驭幼儿合唱教学过程的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都直接影响幼儿学习合唱的兴趣和效果。所以,教师的音乐素质和才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音乐素质,提升合唱教学能力,成为开展合唱教育活动的当务之急。为此,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局加州洋房幼儿园积极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不断激发教师的热情,探索提升教师合唱教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理论知识先行是提升教师合唱教学能力的前提条件

  为了使教师对合唱教学、合唱教育有明确的认识,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各种音乐方面的知识。如柯达伊的音乐教学法、歌唱教学理论与方法、童声训练法、幼儿园合唱教学初探等,让教师们真正认识到合唱对幼儿的影响与教育价值。通过学习活动,教师们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对如何进行合唱教学活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大大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

  二、学会分析作品是提升教师合唱教学能力的首要因素

  作为合唱教学的教师,首先应具备鉴赏、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如能较敏锐地识别什么样的音乐适合何种年龄的儿童;能较敏锐地察觉音乐作品内含的各种教育价值等。为此,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音乐品鉴会。每月找出两首儿童歌曲,请所有的教师说说自己对这些歌曲的认识,包括歌曲的内容、情感、意境以及教育价值,然后根据现场的讨论与碰撞,引导教师学会分析音乐作品,尝试挖掘作品的教育价值。

  三、强化伴奏技能是提升教师合唱教学能力的必要手段

  有了对歌曲的理解与分析,还需要教师能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而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合唱的过程中,离不开的就是琴声,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弹奏水平。我们注重发挥园内教师的优势资源,专门对教师的即兴伴奏进行定期的培训。从简单、基础的立柱式伴奏型到较为复杂、多变的摇曳式伴奏型,一一进行讲解与示范,教师逐一进行实际演练,切实提高教师的演奏水平,促进合唱活动更好地开展。

  四、开展“每月一歌”是提升教师合唱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想让孩子学会合唱,教师必须掌握合唱的方法和技巧。针对幼儿园合唱活动的特色,我们从提高教师合唱水平入手,组建教师合唱队,开展了“每月一歌”的特色培训活动,即每月学习一首合唱曲目,由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的戴劲老师负责教师的合唱训练,学习声乐知识和用声方法,从歌曲的选择、声部的分配、歌曲的伴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与研究,使每位教师的合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为开展幼儿合唱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五、进行以赛促练是提升教师合唱教学能力的重要保障

  (一)音乐区域创设评比活动

  合唱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创设适宜的音乐活动区域,将分段、分音色的节奏练习活动融入区域,与合唱教学活动相结合,提供乐器、记录板、录音机等材料,让幼儿在尝试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学会了安静地等待与合作演奏,为下一步幼儿分步演唱做好扎实的铺垫。

  (二)进行自弹自唱比赛

  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年龄段,当场抽签决定弹唱曲目,用她们娴熟的弹奏技巧和优美的歌声向大家展示了各自的风采。赛后,园长进行总结和点评,并亲自示范,有效促进教师音乐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三)合唱教学活动拉练

  以合唱活动目标为切入点,合唱教学形式的研究为主要内容,通过骨干教师典型引路、青年教师活动展示、小组与大组研讨反思、再次执教的形式,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等教学拉练活动,有效地增强了教师合唱活动的组织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其合唱教学的能力与水平。

  总之,提升教师合唱教学能力的策略还有很多,我们只是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点经验和做法,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和运用中修正与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与培养幼儿,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富有个性的成长。
 

(供稿:崔柳 校对:崔柳 郭彤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