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24 来源:红缨教育 作者:客户中心 点击:次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13期 苏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幼儿从小学习英语这样的观念也被许多家长、幼儿园和教育机构所重视。近年来诸多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证明:两岁半至十二岁是孩子学习英语的最佳年龄。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语言非常敏感,语言接受能力最强。因此,关注幼儿英语教育,在幼儿园探索开展英语教学,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让幼儿在课堂中和生活中运用英语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运用三个因素和十个方法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注重三大因素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自信、情景、活动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树立自信,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自信心是幼儿学好英语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设计大量有趣的英语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从而引导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二)设置情景,提高英语学习质量
什么是情景?专家们认为,情景就是英语交际的社会情景。它包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社会语言情景和用实物、图画、手势、动作、课件等创设的社会语言情景。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一是因为可以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同时也让幼儿懂得英语是用来交际的,并且让幼儿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知识。二是因为有了情景,活动就会生活化、趣味化、真实化。孩子们在有情景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就会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三)利用活动,提高幼儿的英语运用能力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而人的活动质量又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幼儿学习英语应尽可能地在活动中去完成。而这种活动的设计必须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幼儿的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活动具有社会意义。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这种活动一定要注意形式多样,避免机械地重复。不同年龄段的活动内容要有层次,要符合幼儿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实践来看,把游戏、表演、竞赛等形式运用到教学中,很受幼儿的欢迎。
二、活用十个方法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十种方法来进行教学,这些方法能很好地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利用图片、实物
幼儿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因此,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图片与实物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例如,在教“apple”,“banana”等单词时,老师可以一边出示苹果、香蕉等实物,一边教单词,甚至可以让幼儿品尝一下水果的味道,这样幼儿就可以把单词发音和实物建立直接的联系,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又例如,在教授乐器类的单词时,老师可以先让幼儿听听乐器的声音进行猜测,然后出示乐器图片,最后还可以让幼儿来演奏这些乐器。这样做既能吸引幼儿,使他们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又能让幼儿对单词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老师要善于利用图片、实物等进行教学。
(二)利用挂图、简笔画
当教师在教授英文故事时,就可以好好地利用挂图或是简笔画来教学,这样做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授《小熊请客》这个故事时,教师就可以边讲故事边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6幅图。也可以在黑板上挂上一幅大的背景图,边讲故事边出示故事里的小动物,将小动物的图片逐个粘到大挂图上。这样能使幼儿很快地理解故事大意,幼儿在复述故事时,这些图片也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帮助幼儿去记忆故事。
(三)游戏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英语,效果非常的好。在游戏活动中,趣味性、交际性融为一体,既满足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不同类型的游戏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小中班的幼儿比较适合模仿性强,简单易懂的游戏。大班和学前班的幼儿可以逐渐过渡到玩一些有竞争性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更能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利用歌曲
教唱英语歌曲可以融英语和音乐于一体,既可以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情趣,又可以让幼儿在唱歌中学习英语,还可以调节学习气氛。歌曲可以作为一节英语课的开始,也可以在一节课中间进行。老师还可以把歌曲进行改编,将一些新的英语句型套上幼儿熟悉的曲子来唱,效果很好。因为这样分散了难点,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有位老师在教授“I like…”这个句型时,就套用了《两只老虎》的旋律,再配合上可爱的动作,幼儿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首歌曲,兴趣高涨,在欢快的歌声中,把句型和单词都记住了。
(五)利用儿歌、谜语、绕口令
幼儿喜欢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儿歌与绕口令,也喜欢猜谜语。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热身环节让幼儿一起读几首儿歌或是绕口令,既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又练习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谜语来巩固所学单词。例如,教师可以出这样的谜语:“He is a boy. He is wearing a red T-shirt and a pair of green shorts. Who is he?”(他是一个男孩。他穿了一件红色的T恤衫和一条绿色的短裤。他是谁?)既复习了衣服类单词和颜色类单词,又使幼儿觉得有兴趣,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六)TPR(全身反应法)
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这种方法,它倡导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教师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指令式语言项目,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项目用身体做出反应。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幼儿英语教学,例如,在教授“rabbit”, “elephant”, “cat”等动物单词时,教师可以用手表示小兔子的耳朵、大象的鼻子和小猫的胡子来教授单词,帮助幼儿理解并增加趣味性。但是一些比较抽象的单词就不适合用TPR来表述了。
(七)表演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来交流,因此,在平日里教师要多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手偶来教授句型,然后让幼儿来操控手偶,进行对话表演。或者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来表演英文故事。学前班的小朋友能力比较强,可以在六一或是圣诞演出时安排他们表演英文童话剧,既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又增强了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八)多媒体互动教学
多媒体互动教学具有容量大、信息多、趣味浓、效率高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更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活动的质量。有位教师在教授《福娃迎奥运》一课时,自制了课件,幼儿们在大屏幕上看到了五个可爱的福娃,伴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福娃们做出了不同的动作。有的双脚跳,有的单脚跳,有的跑,有的走,这时幼儿们的兴趣和思维已经紧紧地锁定在大屏幕上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下课时,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对老师说:“老师,我还想学!”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利用好餐前、餐后、放学前这些空闲时间。可以将一些从网络上下载的有趣的英文故事、英文歌曲、英文动画片放给幼儿观看。这些非常规的教学活动与正式的教学活动相辅相成,深受幼儿的喜爱,有时效果甚至更好些。不但激发了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在无形中扩大了幼儿的词汇量和知识面。
(九)各学科融合
幼儿通过说说、唱唱、玩玩、跳跳、画画来学英语,实际上就是一个学科融合的问题。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将英语教学和艺术、体育、数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授《大树叶和小树叶》这节课时,将英语教学与美术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利用树叶粘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用英语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的兴趣高涨。这种教学方法会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也符合幼儿的学习需要。
(十)利用家长资源
现在的幼儿家长大部分学历都是本科及以上,因此他们的英语水平也不错,完全有能力辅导幼儿的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多多利用家长资源,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的学习情况,教给家长一些有效的方法,并布置一些任务,让家长在家中帮助幼儿复习英语。(教师可以告诉家长本周的教学内容在书上的第几页,第几单元,应该看什么碟片等等)。
总而言之,教师不但要认真对待专门的英语教学活动,还要将英语教学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把握各种契机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素质及英语水平等来影响幼儿。教师的气质、笑容、面貌、地道的语音语调等都会成为幼儿喜爱老师的理由。当孩子喜欢自己的英语老师时,他们很自然地就会喜欢上英语课。所以,记住这句话,让你的微笑与幼儿分享,让你的真诚感动每一位幼儿!
(供稿:崔柳 校对:崔柳 郭彤洋)